爱德华网络世界

当前位置:首页 > 精品文萃 > 文学世界 > 内容

美國文學

作者:不详    更新时间:2005-12-20 19:07:58

美國文學的歷史不長,它幾乎是和美國自由資本主義同時出現,較少受到封建貴族文化的束縛。美國早期人口稀少,有大片未開發的土地,為個人理想的實現提供了很大的可能性。美國人民富于民主自由精神,個人主義、個性解放的觀念較為強烈,這在文學中有突出的反映。美國又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移民不斷湧入,各自帶來了本民族的文化,這決定了美國文學風格的多樣性和龐雜性。美國文學發展的過程就是不斷吸取、融化各民族文學特點的過程。許多美國作家來自社會下層,這使得美國文學生活氣息和平民色彩都比較濃厚,總的特點是開朗、豪放。內容龐雜與色彩鮮明是美國文學的另一特點。個性自由與自我克制、清教主義與實用主義、激進與反動、反叛和順從、高雅與庸俗、高級趣味與低級趣味、深刻與膚淺、積極進取與玩世不恭、明快與晦澀、犀利的諷刺與陰鬱的幽默、精心雕琢與粗制濫造、對人類命運的思考和探索與對性愛的病態追求等傾向,不僅可以同時並存,而且形成強烈的對照。從來沒有一種潮流或傾向能夠在一個時期內一統美國文學的天下。美國作家敏感、好奇,往往是一個浪潮未落,另一浪潮又起。作家們永遠處在探索和試驗的過程之中。20世紀以來,許多文學潮流起源于美國,給世界文學同時帶來積極的與消極的影響。

目 錄

簡史 流派 名家

簡史

殖民地時期

    印第安人的文化歐洲人發現新大陸的時候,北美洲的土著居民印第安人處于原始公社制度各種不同的階段。印第安人在向大自然的斗爭中創造了自己的文化,主要是民間口頭創作,包括神話傳說和英雄傳說。由于他們沒有文字,這些傳說后來才得以整理問世,啟發了后世美國作家的靈感。

    早期移民的文化移民剛到新大陸時忙于生存斗爭,所以開始時文學發展比較緩慢。最早發表的關于北美的作品是游記、日記之類的文字。作者都是英國人。英國殖民地建立之后,統治者利用宗教,主要是清教主義作為控制殖民地思想意識的主要手段,因此許多出版物是關于神學的研究。著名的作家有科頓·馬瑟(1663-1728)和喬納森。愛德華茲(1703-1758)等。隨著工業、貿易和民族意識的增漲,宗教自由的呼聲提高,請教主義的神權統治走向衰亡,為人本主義與自由民主等民族獨立的意識所代替。

    診歌創作北美出版的第一部詩集《海灣聖詩》是以民歌形式寫成的聖詩。邁克爾·威格爾斯沃思的詩全是解釋加爾文教的教義,成了宗教性的普及讀物。女詩人安妮·布拉茲特里特寫的也是宗教生活,不過多少以世俗的筆調抒寫婦女的心情。生前只發表過挽詩的牧師愛德華·泰勒反映了嚴格的清教主義的衰落。在這些詩人身上,英國的影響也是明顯的,布拉茲特里特得益于斯賓塞,泰勒的詩里看得出約翰·多思和喬治·赫伯特的影響。

獨立革命至南北戰爭時期

    美國民族文學形成于獨立革命時期。這場斗爭產生大量的革命詩歌,並且造就了美國頭一批重要的散文家和詩人。政治上的獨立促進文化上的獨立。戰爭結束之后,美國作家的作品陸續增多,逐漸擺脫英國文學的壟斷局面。年輕的民主共和國使人們滿懷信心,並吸引著舊世界更多的人們奔向新的大陸。這樣的社會條件促使19世紀上半葉的文學創作具有浪漫主義的色彩。作家們吸取歐洲浪漫派文學的精神,對美國的歷史、傳說和現實生活進行描繪,美利堅民族內容逐漸豐富和充實起來。從20、30年代到 南北戰爭前夕,是浪漫主義運動的全盛時期,各種不同風格的作家 泉湧而出,作品從內容到形式都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批評家們稱這一時期為美國文學“第一次繁榮”。到了世紀中葉,浪漫主義文學的基調由樂觀走向疑慮,迫切的社會矛盾,如蓄奴制,又使某 些作家採取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

   民族文學的誕生     獨立革命是美國民族文學誕生的背景。早在戰爭爆發之前,美國殖民地人民在歐洲啟蒙主義學說影響之下,已經具有民族獨立的意識。富蘭克林世俗的格言比愛德華茲清教,主義的教誨更能吸引廣大群眾。富蘭克林用清晰、幽默的文體傳播了科學文化,激發自力更生的精神,他的愛國熱情和關于自學、創業的言論,對于美國人民的人生觀、事業觀和道德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獨立革命期間充滿反抗與妥協之間的尖銳斗爭,迫使作家們採取政論、演講、散文等簡便而又犀利的形式投入戰斗。發表“不自由毋寧死”這一名言的演說家舶特里克·亨利,象戰鼓那樣鼓動戰士奮勇殺敵的托馬斯·潘恩,行文樸質無華卻字字擊中要害的托馬斯·傑斐遜,都是無畏的戰士,他們為了戰斗的需要錘煉自己的語言藝術。那個時期的詩歌也具有強烈的政治性,大量的革命歌謠出自民間。菲利普·弗瑞諾是當時著名的革命詩人,他的創作 開創了美國詩歌的優秀傳統。

    早期浪漫主義文學    19世紀初,一些以美國為背景、美國人為主人公的作品開始出現,初具美利堅民族的特色。歐文致力發掘北美早期移民的傳說故事,他的《見聞札記》開創了美國短篇小說的傳統。庫珀在《皮襪子故事集》中以印第安人部落的滅亡為背 景,表現了勇敢、正直的移民怎樣開闢美國文明的途徑。詩人布萊 思特筆下的自然景色完全是美國式的,他歌頌當地常見的水烏和野花,而且通過它們歌頌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這些作家的作品滿懷樂觀向上的時代精神。色彩陰暗的愛倫·坡在詩歌、短篇小說和理論批評方面達到新的水平,標志著民族文學的多樣性和在藝術上的發展。

    超驗主義與后期浪漫主義    19世紀30年代以后,東北部沿海的美國文化中心新英格蘭地區成了最早的工業區。傑克遜總統的民主主義路線又使國內的民主空氣增漲。這在意識形態上造成兩方面的后果:一方面出現了超驗主義者團體,另一方面使一些作 家產生不少疑慮,浪漫主義文學的基調由樂觀轉向懷疑和消極。

    超驗主義是一場思想解放運動,先表現為宗教,哲學思想中的改革,后擴展到文學創作領域。以愛默生為首的超驗主義者為了據棄加爾文教派“以神為中心”的思想,吸取康德先驗論和歐洲浪漫派理論家的思想材料,提出人憑直覺認識真理,因而在一定範圍內人就是上帝。這一派思想的出發點是人文主義,即強調入的價值,反對權威,祟尚直覺,主張個性解放,打破神學和外國教條的束縛,對美國作家產生不小的影響。到了50年代,隨著工業化引起的種種社會問題的出現,作家們敏銳地感受到民主制的弊病。梭羅側重超驗主義中人的“自助”精神,主張回返自然,保持純真的人性,因此與資產階級社會秩序發生衝突。在霍桑與梅爾維爾身上,這種矛盾以抽象、神秘的形式表現出來。霍桑深受加爾文教派的影響,又想有所擺脫,于是轉向對人類狀況與命運的探索,如《紅字》(1850)。梅爾維爾同霍桑一樣,把他所感覺到的社會矛盾歸結為抽象的“惡”,而“惡”的強大與不可理解使《白鯨》(1851)等作品蒙上神秘、悲觀的氣氛。

    “婆羅門”     “婆羅門”是指這一時期新英格蘭地區一批有高度文化教養的作家,或稱“紳士派詩人”。朗費羅、洛威爾(1819-1891)和霍姆斯(1809-1894)都是知識界的名流。他們出于資產階級民主主義和人道主義,歌頌愛國主義精神,反對蓄奴制,同情印第安人,也對社會流弊提出一些批評。由于他們的出身地位和文化教養,他們的觀點和情緒一般較為溫和。廢奴文學19世紀30年代之后,北部進步人士掀起越來越高漲的廢除黑奴運動。黑人的處境激起許多作家的同情,從愛默生、朗費羅到惠特曼都寫過反對蓄奴的詩篇。影響最大的作品是斯托夫人的小說《湯姆叔叔的小屋》(1852),林肯稱她為“發動了一次戰爭的小婦人”。詩人惠蒂埃抗議蓄奴制的詩篇數量最多,反映了19世紀廢奴運動歷次重大的斗爭。廢奴文學雖限于道義上的譴責,卻推動了廢奴斗爭,在文學史上也是19世紀現實主義創作的先聲。

    偉大的民主詩人怠特曼    美國19世紀的民主精神在惠特曼的《草葉集》(1855)里得到充分發揮。他以豐富、博大、包羅萬象的氣魄反映了廣大勞動群眾在民主革命時期的樂觀向上精神。他歌頌勞動,歌頌大自然,歌頌物質文明,歌頌“個人”的理想形象;他的歌頌滲透著對人類的廣泛的愛。詩人以豪邁、粗獷的氣概蔑視蓄奴制和一切不符合自由民主理想的社會現象。他那種奔放的自由詩體,同他的思想內容一樣,也是文學史上的創新,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南北戰爭到第一次世界大戰

    從南北戰爭結束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美國文學總的傾向是現實主義的興起、發展和浪漫主義的衰微。南北戰爭結束后的20、30年內,資本主義處于自由競爭階段,民主、自由的理想鼓舞著人民和作家,文學創作中樂觀的情緒處于主導地位。80年代以后,經過幾次經濟危機,社會動蕩不安,人們懷疑民主制度是“人人自由、幸福的天堂”。80、90年代以后,批判現實、揭露社會黑暗的作品增多,主題涉及農村的破產,城市下層人民的困苦,勞資斗爭,不少作品揭露種族歧視、海外侵略和政府與大企業的勾結,也有些作品表現了空想社會主義的情緒。

    鄉土文學與馬克·吐溫     鄉土文學最先出現于19世紀20、30年代,南北戰爭后進一步發展。這種文學描繪本鄉本土的傳說與現實生活,地方色彩濃厚,基調是樂觀的、抒情的,如描寫西部礦工生活的布雷特·哈特(1836-1902),或者是幽默的、機智的,如裘維 特(1849-1909),這是戰后美國健康、活潑生活情趣的反映。馬克。吐溫的創作活動持續近50年,是這時期主要的作家,代表作是《哈克貝里·費思歷險記》(1884)。他早期的短篇小說吸取西部鄉土文學中幽默故事的特點,採用詼諧、滑稽的誇張手法表現美國的 社會生活。他對戰后美國社會的批評包括政治腐敗、種族歧視、教 育制度、宗教生活等方面。這些批評都是溫和的、善意的。80年代以后,隨著他對美國民主制的認識深化,諷刺成分增多,后期發展到憤怒的抗議甚至悲觀失望。馬克·吐溫是幽默藝術的大師。他在滑稽中含有諷刺,逗趣中有所針砭,創造了獨特的藝術風格。

    心理分析小說家亨利·詹姆斯     出身高貴、深受歐洲文化影響的亨利·詹姆斯是描寫上層資產階級精神面貌的代表作家。他的風格高雅、細致,講究表現形式,與粗獷、詼諧、富于生活情趣的馬克·吐溫適成對比。詹姆斯雖然崇拜歐洲文化,但在道德情操方面更偏向于文化修養不高的美國人。美國人心地純真、善良;比歐洲人(或常任歐洲的美國人)可愛,這是他的《貴婦人的畫像》(1881)等小說中常出現的主題。他開創了心理分析小說的先河,他的作品,尤其是后期作品如《鴿翼》(1902),不厭其詳地發掘人物“最幽微、最朦朧的”思想與感覺,把“太空中跳動的脈搏”轉化為形象。在心理分析精微細致這一點上,詹姆斯達到前所未有的境界,為小說藝術的表現力開闢了新的途徑。

    現實主義文學的興起    80、90年代以后,隨著壟斷資本的逐步形成,以勞資矛盾為焦點的各種社會問題尖銳化、表面化,作家們對社會的前景感到憂慮和失望。威·迪·豪威爾斯拋棄早期那種廉價的樂觀主義,開始表現社會矛盾。在歐洲現實主義與自 然主義文學的影響下,一批新興的作家從許多方面反映社會消極的一面。哈·加蘭(1860-1940)筆下的農民感到絕望;弗.諾里斯(1870-1902)小說中的農場主被鐵路資本壓垮;斯·克萊思(1871-1900)暴露城市的貧民窟生活;歐·亨利的小市民讓命運捉 弄得哭笑不得。尤其是傑克·倫敦,他描寫那些掙扎在社會底層的工人和流浪漢,較早表現出社會主義革命的願望。

    現實主義作家各具藝術特色,加蘭寫得逼真,諾里斯反映了廣 闊的社會圖景,克萊思引進了印象主義手法,傑克·倫敦的文筆剛 健有力,敘述引人人勝。歐.亨利運用懸念、突變等手法,開闢了美國式短篇小說的途徑。這些作家都對美國文學的成熟作出了貢獻。現實主義文學進入20世紀后,發展為兩個分支。一支是“黑幕揭發者”。“黑幕揭發者”寫城市生活,專事揭發大企業中觸目驚心的腐敗情況,改良主義色彩較濃。寫法上多用新聞體,形象描寫的藝術性較差。另一支是以德萊塞為首的現實主義小說家。德萊塞廣泛而深入地描繪了美國社會的真實圖景。他的《嘉莉妹妹》(1900)等早期作品描寫勞動婦女進人大城市和上層社會后被侮辱、被損害的遭遇。

    黑人文學     美國黑人文學起源于黑人奴隸歌曲,這些歌曲,不論是悲歌還是民歌,傾訴了黑人背井離鄉、淪為奴隸的痛苦心情。書寫文學最早出現在18世紀,19世紀以后陸續增多。表現形式先是詩歌,再是小說。作者多數是已經獲得自由的黑人。除少數迎合白人讀者的口味外,多數作家傾吐黑人奴隸的苦難,控訴蓄奴制的罪惡。南北戰爭前后,以道格拉斯(1817-1895)為首的黑人作家提出廢除蓄奴制、爭取黑人人權的要求。黑人文學的戰斗性增強。南北戰爭后出現的詩人鄧巴(1872-1906)、小說家切斯納特(1858-1932)在藝術上更為成熟,前者想象豐富,表現含蓄,后者揭露了戰后南方種族歧視的狀況,但對白人統治者又存有幻想,反映了黑人知識分子的思想傾向。

兩次世界大戰之間

    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是美國文學的第二次繁榮時期。20年代,各種流派相繼出現,表現了高度發展的資本主義社會的種種矛盾和精神世界方面的問題。30年代基本上是左翼文學占主導地位,從30年代后期起,文學界分化成各個流派,又出現了紛壇多樣的局面。總的來說,現代派文學與左翼文學是這個時期兩股最大的文學思潮。從這個時期起,美國文學開始發生世界性的影響。1930年后,美國作家陸續得到諾貝爾文學獎金。

    現代派文學的興起    20世紀初,美國的經濟有了很大發展。壟斷資本進一步集中,大城市人口密集,工農運動規模越來越大。社會面貌與人的精神面貌,已非19世紀傳統現實主義手法與惠特曼式的風格所能准確反映。大戰前的最初10年為孕育新的風格、新的流派作了准備。歐洲的現代派文藝不斷介紹到美國。

    19世紀下半期美國的詩歌處于過渡階段,繼惠特曼后只出現了一個重要詩人艾米莉·狄更生。她一反浮誇的浪漫主義詩風,以不規則的韻律、奇特的對照和自由的聯想,打開了通向美國現代詩 的道路。

    1912年,《詩刊》在芝加哥創辦,標志著現代派文藝的開始。《詩刊》的頭3卷里,出現了龐德(1885-1973)、韋·林賽(1879- 1931)、艾·洛威爾(1874-1925)、威·卡·威廉斯(1883-1963)、桑德堡(1878-1967)、沃·斯蒂文斯(1879-1955)、艾·李·馬斯特斯 (1868-1950)、瑪·莫爾(1887-1972)等人的作品。這些人后來都成為美國有成就的詩人。其中有意象主義者,有接近勞動人民的芝加哥詩派,有20世紀的田園詩人,有新的鄉土主義者,有抽象哲理派詩人。他們的共同點是表現現代資本主義社會中越來 越突出的人的異化,並或多或少流露出仿惶和悲觀的情緒。即使是田園詩,弗羅斯特筆下的新英格蘭風光也籠罩著疏遠、陌生與死亡的陰影。現代派詩歌的代表作是艾略特的《荒原》(1922)。這首詩為西方現代社會提供了一個象征性的比喻。

    現代主義在戲劇方面的代表人物是奧尼爾,他的劇作受到象征主義、表現主義和弗洛伊德主義的影響。他對美國社會的合理性表示懷疑,創造了美國現代的悲劇。在小說方面,格·斯泰因 (1874-1946)與舍·安德森(1876-1941)開創了美國現代派小說的道路。

    迷惘的一代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幾年之后,對這次戰爭的厭惡情緒開始在文學上有所反映。“迷惘的一代”的作家大多參加過這次戰爭,他們普遍有一種被欺騙、被出賣的感受。他們不再相信虛偽的道德說教,而以玩世不恭的生活態度來表示自己的消極抗議。“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是海明威的《太陽照樣升起》(1926)。有些作家沒有趕上參加戰爭,如“爵士時代的歌手”菲茨傑拉爾德,他的情緒是和“迷惘的一代”相通的。海明威、菲茨傑拉爾德等作家唱出了幻滅的哀歌。稍晚的托馬斯·沃爾夫(1900-1938)在短短的10年間寫出了好幾百萬字小說,其中的主人公都是他自己,主題是不斷尋求連作者自己也不甚清楚的目標。

    現實主義文學的發展     這個時期傳統現實主義的文學作品仍然不斷出現,並且有所發展。德萊塞這個時期的作品,包括《欲望三部曲》(1912,1914,1947)和《美國的悲劇》(1925),對現實的反映和批判越來越深刻。辛·劉易斯的《大街》(1920)粉碎了“村鎮是美好的世外桃源”的神話。他后來的作品對商業、科技、宗教界的問題都作了揭露,他所塑造的巴比特成了庸俗、浮誇、講求實利的中產階級的典型人物。女作家蔽拉·凱瑟(1873-1947)以歌頌拓荒者開始,進而批判金錢勢力,后來又從歷史中去發掘現代美國所缺乏的精神美。

    “哈萊姆文藝複興”    黑人文學20年代也有較大發展。在當時文藝界推祟“原始主義”的影響下,紐約的黑人區出現了“哈萊姆文藝複興”。休斯(1902-1967)、卡倫(1903-1946)等都是當時湧現出來的優秀作家。他們的作品在描寫異族情調的同時,發掘了黑人古老傳統,樹立了民族自尊心。到了30年代未,黑人文學的戰斗性進一步增長,出現了理查德·賴特的《土生子》(1940)這樣的優秀作品。

    左翼文學與反法西斯文學    1929年,美國出現特大經濟危機,各種社會矛盾急劇尖銳化。工農運動高漲,馬克思主義的影響擴大。約翰·里德(1887-1920)是左翼文學的創始者。30年代起,左翼作家隊伍迅速擴大,成立了許多左翼文學團體與組織,創辦了各種文學刊物,並在美共領導下舉行了多次會議。在作品方面,左翼作家寫出了一批堅實的作品。在文壇上已確立了地位的名作家,如多斯·帕索斯、斯坦貝克等,在這股思潮的影響下也創作出一 些優秀的社會抗議小說,如《美國》三部曲(1930,1932,1936)和《憤 怒的葡萄》(1939)。30年代后期,國內外形勢發生變化,左翼文學隊伍開始分化。海明威、海爾曼等作家參加了反法西斯斗爭,他們的作品提醒人民要警惕新的威脅。

    “南方文藝複興”    20年代,南方開始出現文學團體,創辦了不少刊物。在詩歌、小說創作與文藝批評方面,都出現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人物。一些作家先后形成“逃亡者”集團、重農派與“新批評派”,一時頗有影響。最重要的南方作家是威廉·福克納,他的作品 如《聲音與瘋狂》(1929)等,在構築一個獨特的藝術世界、反映南方 精神面貌、刻劃複雜的人物性格與藝術手法的多樣創新上,都很出色。一般認為他是歐美現代派文學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福克納以及其他南方作家大多站在道德、宗教的立場上批判現代資本主義的物質文明。他們的作品里有許多對罪惡和變態心理的描寫。他們的用意是清除污穢,讓心愛的故鄉變得幹淨一些。

    戲劇的“黃金時代”    美國19世紀的戲劇並不發達,劇本缺乏文學價值。1915年以前,商業化傾向嚴重,多數劇作可以用“擠人眼淚、逗人樂、嚇唬人”幾個詞來概括。在這以后的25年里,美國 的戲劇趕上了世界水平。大學里設立了戲劇課,小劇場雨后春筍般出現,衝擊了戲劇界的商業習氣。百老匯本身也進行了一些改革。奧尼爾是新戲劇運動的主力。他的特點是把枯燥乏味的日常生活與美好的夢想加以對照,同時用大膽創新的戲劇手法表現出來,以達到哲理、心理的高度,代表作有《天邊外》(1920)、《哀悼》(1931)等。當時還湧現出一大批優秀的劇作家,有的用新奇手法揭示機器對人的壓迫,有的用爵士樂般喧鬧的節奏表現下層社會複雜多樣的生活,有的寫出了有心理深度的社會批判劇,有的通過小人物日常生活發掘善良、優美的人性。這個時期是美國戲劇的“黃金時代”。

    “新批評”     美國的文藝批評一向不算發達,19世紀只有愛倫·坡和亨利·詹姆斯在理論批評方面有一些創見。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后,自由派批評家布魯克斯(1886-1963)抨擊粉飾現實的“斯文傳統”,為新文學的出現搖旗吶喊。他在重新評價美國文學傳統方面做了許多工作,有助于美國文學界自信心的確立。門肯(1880-1956)是一個勇猛的偶象破壞者,他在橫掃舊的偏見的同時也帶來了不少新的偏見,但是他在為現代文學掃清道路方面有他的貢獻。20年代前后占統治地位的文藝批評是“新人文主義者”,他們尊祟古代的理性傳統,提出“自我節制”的口號,實際上是反對新文學的發展。他們不久即消失了影響。30年代出現了馬克思主義的文藝批評。左翼批評家批判資產階級文學,嘗試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看待美國文學傳統,學習蘇聯文學經驗,扶植美國無產階級文學,不久因為形勢發生變化而中斷。40年代開始一直延續到50年代,最有影響的文藝批評流派是“新批評派”。這一派的批評家注重對文學作品本身進行精密分析,在現代詩歌的分析上有其獨到之處,他們擺脫了過去僅僅介紹背景知識與發揮個人印象的批評方式。但這一流派總的傾向是忽視文學作品的社會意義,割斷作品與歷史、社會背景的關系。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

    第二次世界大戰規模空前。戰爭中發生的事,如600萬猶太人被屠殺,原子彈在廣島爆炸,使美國知識分子感到震驚。他們懷疑人性是否還有善良的一面,也感到人難以控制自己制造出來的巨大物質力量。他們對文明與進步的信念發生了極大動搖。50年代在“冷戰”、麥卡錫主義和朝鮮戰爭的背景下,文壇趨于沉寂;印、70年代,經過越南戰爭、民權運動、學生運動、女權運動、水門案件,文壇活躍起來,出現了一批愛思索的作家。在他們眼里,美國的社會變得十分複雜,價值觀念混亂。他們普遍感到不知怎樣解釋這樣的現實,于是便通過怪誕、幻想、誇張的方式,再現生活中的混亂、恐怖和瘋狂。他們表現的是沒有目標與方向的夢境世界他們講的是支離破碎的故事,寫的是“反英雄”、甚至是不完整的形象。這個時期,文學作品中對性愛(包括同性愛)的描寫也更為; 露骨。

    戰爭文學     戰后出現的第一股文學浪潮是戰爭小說。其中較好的是梅勒的《裸者和死者》(1948)和詹姆斯·瓊斯的《從這里到永恆》(1951)。兩部書的共同點是通過戰爭,寫小兵、下級軍官與軍事機構的矛盾,即人的個性與扼殺個性的權力機構之間的衝突。 這些小說已經觸及戰后整個一代文學最突出的一個主題。

    “怯懦的十年”    50年代,右翼保守勢力向30年代激進主義傳統進攻,許多人由關心社會進步轉而關心個人的私利。這10年被稱為“怯懦的十年”或“沉寂的十年”。這期間,出現了一些作品, 將資產階級描繪成正面人物,鼓吹服從權威,如《穿灰法蘭絨衣服的人》(1955)。這類作品企圖維護既定價值標准和現存社會秩序,很快就失去了影響。另一方面,阿瑟·米勒等作家抵制麥卡錫主義,繼續用作品抨擊社會的不正義。

    “垮掉的一代”    50年代沉悶的政治空氣使許多青年感到窒息,他們吸毒、群居,以頹唐、放縱的生活方式來表示自己的抗議。其中有些人把這種生活與情緒寫入文學作品,這便是“垮掉的一代”文學。這種文學發展到60年代后,在國內民主運動高漲的背景下,增加了一些政治色彩。但是對他們中許多人來說,東方宗教與東方哲學更具有吸引力。“垮掉的一代”在詩歌創作方面較有生氣,並恢複了美國詩歌朗誦的傳統。

    “黑色幽默”    進入60年代之后,人們對生活中的“非理性”和“異化”現象,有了更深切的體會。有些作家在作品中,用誇張、超現實的手法,將歡樂與痛苦、可笑與可怖、柔情與殘酷、荒唐古怪與一本正經揉和在一起,使讀者哭笑不得,感到不安,從而對生活能有更深一層的認識。作者對世界前景的看法往往是悲觀的。這就是“黑色幽默”文學,代表作有海勒的《第二十二條軍規》(1961)等。有人將阿爾比的作品也列入“黑色幽默”派中。阿爾比是美國荒誕派戲劇的代表人物。他的喜劇並沒有什麼滑稽、幽默的成分,但是在使讀者感到不安這一點上與“黑色幽默”一致。這說明荒誕派戲 劇與“黑色幽默”小說之間存在著血緣關系。

    “非虛構小說”    60、70年代,出現了“新新聞報道”或“非虛構小說”這一種新的文學樣式。有些作家認為現實生活的離奇已經超過了作家的想象力,與其虛構小說,不如用寫小說的手法來描繪引起社會轟動的事件。這樣的體裁允許報道者描寫事件時摻雜自己的觀察和想象,也可以採用各種象征手法。這種作品比一般報告文學深人細致,其中也包括作者的觀察與想象,帶有更多的作者 個人色彩,藝術感染力較強,例如卡波特的《凶殺》(1966)與梅勒的《劊子手之歌》(1979)。

    猶太人文學     美國當代作家中,猶太裔作家占相當大的比重,猶太人文學幾乎可以視為一種“次文化”或“文化支流”。猶太人文學作品一般都具有古老的歐洲文化與現代的美國文化的雙重色彩,兩種文化的衝突與歸並使猶太人文學增加了複雜性。宗教思想與同胞遭到屠殺使猶太作家產生犯罪感與負疚感,歷史的命運又使他們有流浪感與漂泊感,美國的異化社會也使他們感到找不到歸宿。因此,尋找“自我本質”便成為他們的作品中一個突出的主題。有代表性的作品是貝洛的《奧吉。瑪琪歷險記》。實際上,這是猶 太民族確立自己的民族地位與民族尊嚴的一種表現。70年代后期,代表西方較新思想體系的貝洛與屬于意第緒文化傳統的辛格(1904- )相繼得到諾貝爾獎金,說明猶太人文學在美國文學中的重要性。其他重要的猶太作家還有馬拉默德(1914- )、羅 斯(1933- )等。

    黑人文學     戰后黑人文學更趨成熟。拉爾夫·埃利遜 (1914- )的小說《看不見的人》和鮑德溫的散文,均已達到第一流文學的水平。他們對種族不平等的抗議採取了更細膩、更深刻的表達方式。他們希望人們認識到黑人是具有全部人性的人。這個時期里,女詩人關德琳·布魯克斯(1917- )的詩得到普遍好評;女劇作家洛倫·亨斯伯利(1930-1965)的劇本《太陽下的葡萄幹》(1959)首創了黑人戲劇在百老匯上演的記錄。勒魯伊·瓊斯(1934- )是新一代的黑人詩人,他給自己另外起了一個穆斯林名字,表示他對美國文化的鄙棄。

    南方作家     南方文學這個時期仍有發展,老作家福克納、波特(1890-1980)、威爾蒂(1909- )仍有重要作品問世。新作家也不斷湧現,著名的有斯泰倫(1925- )、奧康諾(1925- 1964)、麥柯勒斯(1917-1967)等。他們不再從歷史的傳奇里尋找題材,而是關心現實生活中南方人精神上的苦悶。坦·威廉斯(1914- )是戰后享有盛名的南方劇作家,他的《玻璃動物園》等作品通過人物的性變態心理表現生活的不幸與空虛。

    紐約作家     紐約的作家不象南方作家那樣具有某種共同的心理因素。人們把他們歸在一起,是因為他們都為紐約的幾家雜志 (《黨派評論》、《紐約書評》與《紐約人》)寫作,這幾家雜志上發表的評論與小說往往對美國文學的時尚產生影響。利·特里林(1905-1975)與瑪·麥卡錫(1912- )是很有見地的評論家,約翰·契弗 (1912- )與厄普代克(1932- )的小說用含有詩意又帶有嘲諷的細膩的筆觸探索大城市郊區居民的心理和意識,為東北部的中產階級描繪了一幅幅工筆精致的風俗畫。

    個性化的詩歌     這個時期,美國陸續出現了不少詩歌派別,如“垮掉派”、“黑山派”、“紐約派”、“具體派”、“自白派”和“新超現實主義派”。這些派別各有主張,但其共同點是企圖擺脫艾略特的“非個性化”的影響。新一代的詩人直抒胸臆,突出個人因素,具有一種“現時性”。他們強調美國特色,不再視倫敦為英語詩歌中心; 他們幹預政治,不再以超然物外而自傲;他們反對權力機構,蔑視傳統規約,他們的詩歌描寫吸毒、性愛(包括同性愛)、精神分裂與對自殺的眷戀。這一切,可以看作對西方機械化、標准化、非人性化的社會的一種反叛。理論與批評戰后,“新批評派”的勢力逐漸衰落。到了60年代,隨著各種激進運動的此起彼落,加上歐洲傳來“新左派”的思潮,學術界重新研究馬克思主義,又出現把馬克思主義與弗洛伊德心理學融合的理論主張。同時,結構主義的理論也開始在學術界流行。這個時期里,文學家傳記這種樣式比較繁榮,出現了許多詳盡的評傳,較有代表性的是5卷本的《亨利·詹姆斯傳》(1953-1972),作者是里·艾迪爾(1907- )。

流 派



重農派(Agrarians)


    美國現代南方作家組成的一個松散的文化團體,又稱“逃亡者派”。1915年,一些與田納西州納什維爾鎮範德比爾特大學有關的文化人常常聚會討論文學及哲學問題。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集會曾一度中斷,1919年重又恢複。範德比爾特大學教師、詩人約翰·克羅·蘭塞姆成為這一活動的實際領導者,他的周圍聚集了一批有才華的年輕人,如詩人羅伯特·潘·華倫、阿倫·泰特、唐納德·戴維森以及小說家安德魯·納爾遜·萊特爾、詩人莫里爾·莫爾等。1922至1925年,他們出版了有影響的小型文藝雜志《逃亡者》,它所發表的重要的文章后來收組成為《逃亡者文選》(1928)。“逃亡者派”一詞即由此而來。

    “逃亡者”們提倡維護南方傳統的文學地方主義,成為“南方文藝複興”的一文中堅力量。1930年,以“逃亡者派”為主體的12個南方作家,其中有蘭塞姆、華倫、泰特以及詩人約翰·弗萊徹、劇作家斯塔克·揚格等人,撰寫的專題論文集《我要表明我的態度》出版。這部被看作“重農派”宣言的著作在社會上引起了不小反響。這些文章的主旨都是以南方農業社會為尺度來評價、批判現代美國資本主義社會。此后,阿倫·泰特等人編輯出版了“重農派”的第二部論文集《誰占有美國?》(1936)。

    30年代經濟大蕭條時期,重農思想對南方知識分子影響極大。這種思想不僅貫穿在蘭塞姆、戴維森、泰特、華倫等人的作品中,在威廉·福克納、卡羅琳·戈登、萊特爾以至尤多拉·韋爾蒂等人的小說中也有鮮明的體現,一時形成了一股很有聲勢的文化潮流,以致有“重農運動”之稱。1935年,華倫與克林斯·布魯克斯共同創辦了《南方評論》,1939年蘭塞姆創辦了《肯庸評論》,這些雜志便成為“重農派”作家重要的活動陣地。美國現代重要的文藝批評流派“新批評派”就是圍繞著這些刊物形成的。“新批評派”中的不少成員也都是“重農派”的核心人物。

迷惘的一代(The Lost Generation)

    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出現在美國的一個文學流派。它不是一個有組織、有共同綱領的團體。這個名詞源出僑居巴黎的美國女作家格特魯德·斯泰因。她有一次指著海明威等人說:“你們都是迷惘的一代。”海明威把這句話作為他的長篇小說《太陽照樣升起》的一句題辭,于是“迷憫的一代”成了一個文學流派的名稱。“迷惘的一代”作家的共同點是厭惡帝國主義戰爭,卻又找不到出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他們大多是20歲左右的年輕人。他們在美國政府“拯救世界民主”口號的蠱惑下,懷著民主的理想,奔赴歐洲戰場。他們目睹人類空前的大屠殺,發現戰爭遠不是他們原來設想的那種英雄的事業,所謂“民主”、“光榮”、“犧牲”都是騙人的東西。他們在戰爭中經歷了種種苦難,了解到普通兵士中間的反戰情緒。這在他們心靈中留下了無法醫治的創傷。他們的作品反映了這些思想感情。例如,約翰·多斯·帕索斯的《三個士兵》、愛·肯明斯的《巨大的房間》、威廉·福克納的《士兵的報酬》和《薩托里斯》。厄內斯特。海明威是“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他到歐洲打過仗,負過重傷。海明威當時對待戰爭的態度,象其他反戰作家一樣,只限于厭惡、逃避與詛咒。他對戰后的和平生活也不抱希望,所以在作品中迷惘、悲觀的情緒較為濃厚。“迷惘的一代”不僅指參加過歐洲大戰的作家,也包括沒有參加過戰爭、但對前途感到迷憫和遲疑的20年代作家,例如司各特·菲茨傑拉爾德、托·斯·艾略特和托·馬斯·沃爾夫等。“迷憫的一代”主要繁榮在20年代;30年代以后,他們的創作傾向,包括海明威在內,都有了變化。

黑山派詩歌(BIack Mountain Poems)

    美國當代的一個詩歌流派。20世紀50年代初,在馬薩諸塞州黑山學院任教的查·奧爾遜、羅·鄧肯、羅·克里利等人創辦《黑山評論》雜志,提倡與40年代流行的傳統格律體相反的“放射體”詩歌,逐步形成一個流派。奧爾遜的《放射體詩歌》(1950)一文闡述了他們的主要觀點。奧爾遜認為詩是把詩人的“能”傳遞給讀者的東西,因此詩是“能的結構”和“能的放射”;要以順應呼吸的“音樂片語”代替傳統詩律中的節拍;形式只是內容的延伸;一個意念必須直接導向另一個意念,提倡快速寫作。黑山派詩人還倡導詩歌朗誦。他們強調詩歌的自發性和口語化,採用美國口語和埋語,反對艾略特等人精雕細刻、廣征博引的學院派詩風。50年代后期他們與垮掉派詩人合流,引起較大的反響。

垮掉的一代(the Beat Generation)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在美國出現的一個文學流派。有人根據英文“Beats”和“Beatniks”(“垮掉青年”的俗稱)譯成“避世青年”或“疲塌派”,也有人取其詩歌的部分特征,稱為“節拍運動”或“敲打詩派”。“垮掉青年”對戰后美國社會現實不滿,又迫于麥卡錫主義的反動政治高壓,便以“脫俗”方式來表示抗議。他們奇裝異服,蔑視傳統觀念,厭棄學業和工作,長期浪跡于底層社會,形成了獨特的社會圈子和處世哲學。50年代初,他們的反叛情緒表現為一股“地下文學”潮流,向保守文化的統治發動衝擊。多數垮掉派文人來自東部。著名的有傑克·凱魯亞克、艾倫·金斯堡、威廉· 巴羅斯、格雷戈里。柯爾索、約翰·克萊倫·霍爾姆斯、塞繆爾·克雷姆和加里·斯奈德等。1950年,凱魯亞克與巴羅斯合寫偵探故事未成,卻各自完成了一部垮掉派小說《小鎮與城市》(1951)和《吸毒者》(1953)。霍爾姆斯從中受到啟發,在小說《走吧》(1952)中更明確地反映紐約“垮掉青年”的生活感受,又在《紐約時報》上鼓吹垮掉派文學,但這種嘗試受到東部學院派勢力的壓抑,他們就往西部尋求同道和發展基地。當時洛杉磯近郊的西威尼斯有個以勞倫斯·李普頓為首的垮掉派組織,他于1955年發表小說《神聖的野蠻人》。在舊金山,以勞倫斯·弗林蓋梯的“城市之光”書店為中心,聚合了一群立志從事“文藝複興”的反學院派詩人,他們的首領即是后來成為“垮掉的一代”理論家的肯尼斯·雷克思羅斯。

    1955年夏天,“垮掉文人”和反學院派詩人(包括舊金山詩人和黑山派詩人)在舊金山聯合舉辦詩歌朗誦會,自此之后垮掉派文學作品開始流行。金斯堡在會上朗讀了他那首被譽為“50年代《荒原》”的長詩《嚎叫》。這首詩以怨氣衝天的哀號表達“我這一代精英”的痛苦與自暴自棄,斥責“莫洛克”神統治下的軍事化、商業化的社會。1956年,他的詩集出版,轟動全國。1957年,凱魯亞克的長篇小說《在路上》出版,它描寫垮掉分子在各地流浪的生活,使大批精神苦悶的青年為之神往,奉為“生活教科書”。這兩部作品出版后,《常青評論》、《黑山評論》等雜志連續出版專號,加以推薦。諾曼·梅勒的被稱為美國存在主義宣言的《白種黑人》(1957),以及1960年他在波士頓審訊中為巴羅斯小說所做的辯護,則從理論上論証了“垮掉文學”的意義。商業化宣傳使得美國青年紛紛接受“垮掉”生活方式,從爵士樂、搖擺舞、吸大麻、性放縱直至參撣念佛和“背包革命”(指漫游旅行),一時成為風氣。

    “垮掉派”人生哲學的核心是個人在當代社會中的生存問題。霍爾姆斯和梅勒借用歐洲存在主義觀念,宣揚通過滿足感官欲望來把握自我。斯奈德和雷克思羅斯則吸收佛教禪宗的學說,以虛無主義對抗生存危機。在政治上,他們標榜自己是“沒有目標的反叛者,沒有口號的鼓動者,沒有綱領的革命者”。在藝術上,據雷克思羅斯在《離異:垮掉的一代的藝術》(1957)中宣稱,他們“以全盤否定高雅文化為特點”。凱魯亞克發明的“自發式散文”寫作法和查爾斯·奧爾遜的“放射詩”論,在“垮掉文人”中被廣泛奉行。

    由上述藝術觀點支配的“垮掉文學”運動,雖然曇花一現,而且摻雜大量不健康的因素,仍在美國文學史上留下了一定影響。大量“垮掉詩”因具有大眾化和反象征主義傾向,長期在青年中流傳。在小說方面,凱魯亞克的一組用自發表現法寫成的“路上小說”,除了《在路上》之外,還有《地下人》(1958)、《達摩流浪漢》(1958)、《特莉斯苔薩》(1959)、《孤獨天使》(1959)等。它們的一個特點是繼承了馬克.吐溫的《哈克貝里·費思歷險記》所開創的美國文學中寫流浪生活的傳統,形成了一種為當代其他小說家所仿效的模式,主人公為逃脫污濁的環境而四出漫游,尋找自由和歸宿。它們的另一個特點是主人公毫不隱諱地大談自己的境遇和感受,作自我剖析,這種“個人新聞體”手法在印年代得到較大的發展。

    巴羅斯對暴行、墮落、吸毒和犯罪等的描寫在“垮掉”作家中首屈一指。他同時又在語言和小說的形式上進行大膽實驗,用“剪裁法”拼湊和改變小說的結構。他的代表作《裸露的午餐》(1959),由于反映了“真正地獄般的”地下生活,引起了一場訴訟和諧爭。以后的作品如《諾瓦快車》(1964)、《柔軟機器》(1966)和《爆炸的火車票》(1967),也採用了真實與夢屬相混合的手法,全面、冷酷地表現 作者厭惡社會的冷酷的幽默感,后來有人因此把巴羅斯列入“黑色幽默”小說家行列。

黑色幽默(Black humor)

    20世紀60年代美國重要的文學流派。1965年3月,弗里德曼編了一本短篇小說集,收入12個作家的作品,題名為《黑色幽默》,“黑色幽默”一詞即由此而來。它是60年代美國小說創作中最有代表性的流派之一。進入70年代后,“黑色幽默”的聲勢大減,但不時仍有新作出現,它在美國文學中至今仍有相當深遠的影響。它的主要作家有約瑟夫·海勒、克特·小伏尼格、托馬斯·平欽、約翰·巴斯、詹姆斯·珀迪、布魯斯·傑伊·弗里德曼、唐納德·巴賽爾姆等。

    “黑色幽默”的小說家突出描寫人物周圍世界的荒謬和社會對個人的壓迫,以一種無可奈何的嘲諷態度表現環境和個人(即“自我”)之間的互不協調,並把這種互不協調的現象加以放大,扭曲,變成畸形,使它們顯得更加荒誕不經,滑稽可笑,同時又令人感到沉重和苦悶。因此,有一些評論家把“黑色幽默”稱為“絞架下的幽默”或“大難臨頭時的幽默”。“黑色幽默”作家往往塑造一些乖僻的“反英雄”人物,借他們的可笑的言行影射社會現實,表達作家對社會問題的觀點。在描寫手法方面,“黑色幽默”作家也打破傳統,小說的情節缺乏邏輯聯系,常常把敘述現實生活與幻想和回憶混合起來,把嚴肅的哲理和插科打諢混成一團。例如海勒的《第二十二條軍規》、平欽的《萬有引力之虹》、小伏尼格的《第一流的早餐》。有些“黑色幽默”小說則嘲笑人類的精神危機,如巴斯的《煙草經紀人》和珀迪的《凱柏特·賴特開始了》。

    “黑色幽默”作為一種美學形式,屬于喜劇範疇,但又是一種帶有悲劇色彩的變態的喜劇。“黑色幽默”的產生是與60年代美國的動蕩不安相聯系的。當代資本主義社會的荒謬可笑的事物和“喜劇性”的矛盾不是作家們憑主觀意志所能創造的,它們是那種社會生活的反映。這種反映雖然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和認識價值,作家雖然也抨擊了包括統治階級在內的一切權威,但是他們強調社會環境是難以改變的,因而作品中往往流露出悲觀絕望的情緒。

名 家

歐文,w.(Washington Irving 1783-1859)      TOP


    作家;1783年4月3日出生于紐約。幼年體弱多病,16歲輟學,先后在幾個律師事務所學法律,但對法律並沒有興趣,喜愛文學,喜愛漫游。1804年因病赴歐洲休養,到過法國、意大利和英國,一度想成為畫家。1806年回國后在弗吉尼亞州任律師,后幫助他的兩個哥哥經營進口生意。這時他與律師霍夫曼的女兒瑪蒂爾達訂婚,她于1809年早死;后來他雖有過幾次戀愛,卻一直過著獨身生活。1807年,他和哥哥威廉等人共同創辦一種不定期刊物《雜拌》,開始了他的文學創作活動,顯露出他的幽默、風趣和含蓄的諷刺才能。

    歐文的第一部重要作品是《紐約外史》(1809)。此后10年,除英美戰爭期間曾于1814年擔任過短期軍職之外,一直在幫助他的哥哥經商。1815年歐文去英國利物浦在他哥哥所開設的分行工作;1818年分行因經濟蕭條而倒閉,歐文留居英國,以寫作為生。

    1819年,歐文陸續發表許多散文、隨筆和故事,共32篇;于1820年結集為《見聞札記》出版,引起歐洲和美國文學界的重視。這部作品奠定了歐文在美國文學史上的地位。之后,歐文寫了體裁相似的《布雷斯布里奇田莊》(1822)和故事集《旅客談》(1824),這兩部作品都較《見聞札記》遜色。1826年在馬德里任美國駐西班牙大使館館員。1828年發表《哥倫布的生平和航行》。1829年發表《攻克格拉納達》;同年曾到格拉納達的摩爾人故宮阿爾罕伯拉游覽,后出版游記、隨筆和故事集《阿爾罕伯拉》(1832)。歐文曾任美國駐英公使館秘書。牛津大學曾授予名譽法學博士學位,英國皇家學會也向他頒發了勛章。1832年歐文回到美國,在紐約受到熱烈歡迎。由于讀者迫切需要他描寫本國的生活,他曾到新開發的美國西部進行考察,寫了《草原游記》。他還根據大皮貨商約翰.雅各.阿斯托提供的材料。為這個大財閥寫了一部發家史:《阿斯托里亞》(1836)。1842年再度赴馬德里,出任美國駐西班牙公使。1846年回國。晚年是在他曾經描寫過的睡谷附近度過。這一時期他的主要作品是3部傳記:《哥爾德斯密斯傳》(1840)、《穆罕默德及其繼承者》(1849-1850)和5卷本《華盛頓傳》(1855-1859)。歐文于1859年11月28日逝世。歐文是散文大師,是美國文學莫基人之一。他的文筆優雅自然,清新精致,時常流露出溫和的幽默。歐文的幾部名著早已經林琴南介紹到中國,其中有《柑掌錄》(即《見聞札記》),《旅人述異》(即《旅客談》)和《大食故宮余載》(即《阿爾罕伯拉》)。1949年后翻譯的有《阿爾罕伯拉》、《歐文短篇小說選》和《見聞札記》。

庫珀,J.F(James Fenimore Cooper l789-1851)      TOP

    小說家。1789年9月15日生于新澤西州的伯靈頓。2歲時,全家遷移至紐約州的庫珀斯敦。附近的湖泊森林以及有關印第安人的傳說,都深深吸引著他。1806年到商船上學習航海,后在安大略湖畔一海軍基地參加造船工作,曾被任為海軍上尉。1811年辭去海軍職務,同一個地主的女兒結婚,定居在庫珀斯敦。31歲時開始寫小說。第1部小說《戒備》于1820年自費出版,很不成功。在妻子鼓勵下,他改變方向,寫了一部他認為“應當是純粹美國式的以愛國為主題的書”,即《間諜》。小說在1821年出版后受到歡迎。以后又寫了反映邊疆生活的《拓荒者》(1823)和反映航海生活的《舵手》(1824),在美國文學史上開創了3種不同類型的小說,即革命歷史小說《間諜》、邊疆冒險小說《拓荒者》和海上冒險小說《舵手》。

    1826年出任美國駐法國里昂的領事,並到意大利和英國旅行。除了寫海上冒險小說之外,還寫了反映歐洲生活的三部曲:《刺客》(1831)、《黑衣教土》(1832)和《劊子手》(1833),表現教權和封建勢力在資本主義興起之前已日趨腐朽和衰落。

    1835年回國后寫的小說《歸途》和《家鄉面貌》(1838)不僅諷刺了美國社會,還諷刺了庫珀斯敦的一些人物的偽善和愚意,因此而受到輿論攻擊。晚年他甚至支持美國對墨西哥的侵略戰爭。1851年9月14日去世。

    庫珀在30年創作生涯中寫了50多部小說和其他著作。他最有成就的作品,如《皮襪子故事集》五部曲,對美國的西部小說產生很大影響。至今仍擁有不少讀者。

愛默生,R.w.(Ralph Waldo Emerson 1803-1882)      TOP


    思想家、散文作家、詩人。1803年5月25日生于波士頓一個牧師家庭。1882年4月27日于馬薩諸塞州康科德去世。17歲畢業于哈佛學院。1826年進入哈佛神學院學習,次年被獲准講道。1828年成為波士頓第二教堂牧師,屬于當時在新英格蘭居優勢的唯一神教派。后因不贊成這一教派的某些教義,放棄神職,于1833年赴歐游歷,拜訪浪漫主義運動的先驅人物蘭道爾、柯爾律治、華茲華斯等,與卡萊爾結為知交,並深受康德先驗論哲學的影響。回國后于1836年出版《論自然》一書,這部書幾乎包含了他所有重要的思想的胚芽。1837年8月31日,愛默生在美國大學生聯誼會上以《論美國學者》為題發表演講,抨擊美國社會中靈魂從屬于金錢的拜金主義和資本主義勞動分工使人異化為物的現象,強調人的價值;提出學者的任務是自由而勇敢地從皮相中揭示真實,以鼓舞人、提高人、引導人;他號召發揚民族自尊心,反對一味追隨外國的學說。這一演講轟動一時,對美國民族文化的興起產生重大的影響,被霍爾姆斯譽為“我們的思想上的獨立宣言”。

    1838年7月15日,愛默生在劍橋的神學院發表題為《神學院致辭》的著名的演講,遭到新英格蘭加爾文教派、唯一種教派等勢力的抗議和攻擊。愛默生的哲學思想中保持了唯一神教派強調人的價值的積極成分,又吸收了歐洲唯心主義先驗論的思想,發展成為超驗主義觀點。其基本出發點是反對權威,祟尚直覺;其核心是主張人能超越感覺和理性而直接認識真理。這一觀點有助于打破當時神學和外國的教條的束縛,建立民族文化,集中體現了時代精神,為美國政治上的民主主義和經濟上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理論根據。

    自1836年開始,愛默生、阿爾科特、里普利等人在波士頓的康科德不定期地聚會討論“神學與哲學的不良狀況”,這可以說是超驗主義運動的起點。他們創辦評論季刊《日規》(1840-1844),發表文學作品和主張改革教育、倫理、政治等方面的論文。愛默生一度擔任主編,是超驗主義運動的主要代表。

    愛默生的著作大多用散文所寫,重要作品還有《論自助》、《論超靈》等,收在《論文集》(1841)和《論文集:第二輯》(1844)中。1847年和1867年分別出版兩冊《詩集》。此外還有《代表人物》(1850)、《英國人的性格》(1856)等。

霍桑,N.(Nathaniel Hawthorme 1804-1864)      TOP


    小說家。1804年7月4日出生于馬薩諸塞州塞勒姆鎮一個沒落的世家。他的祖輩中有人曾參與請教徒迫害異端的事件,為著名的1692年“塞勒姆驅巫案”的3名法官之一。這段歷史對霍桑的思想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霍桑的父親是一名船長,在他4歲時去世。1821年霍桑在親戚資助下進入博多因學院,同學中有詩人朗費羅與后來當選為總統的皮爾斯等。1825年大學畢業,回到塞勒姆鎮,從事寫作。曾匿名發表長篇小說《範肖》(1828)和幾十個短篇作品,陸續出版短篇小說集《古宅青苔》(1843)、《雪影》(1851)等,逐漸得到重視和好評。霍桑的短篇小說大多取材于新英格蘭的歷史或現實生活,著重探討人性和人的命運等問題。

    1836年和1846年霍桑兩度在海關任職,1841年曾參加超驗主義者創辦的布魯克農場。他于1842年結婚,在康科德村居住。1848年由于政見與當局不同,失去海關的職務,便致力于創作活動,寫出了他最重要的長篇小說《紅字》(1850)。這部作品以殖民地時期新英格蘭生活為背景,描寫一個受不合理的婚姻束縛的少婦犯了為加爾文教派所嚴禁的通奸罪而被示眾,暴露了當時政教合一體制統治下殖民地社會中的某些黑暗。《紅字》發表后獲得巨大成功,霍桑繼而創作了不少作品。《帶有七個尖角閣的房子》(1851)反映了資本主義發展初期的血腥掠奪。另一部小說《福谷傳奇》(1852)以布魯克農場生活為題材,表達了作者對這種社會改良的嘗試失望的心情以及對狂熱的改革者的厭惡。皮爾斯當選為美國總統后,霍桑于1853年被任命為駐英國利物浦的領事。1857年后僑居意大利,創作了另一部討論善惡問題的長篇小說《玉石雕像》(1860)。1860年返回美國,在康科德定居,繼續寫作。1864年5月19日去世,身后留下4部未完成的長篇小說。

朗費羅,H.w.
(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 1807-1882)
      TOP


    詩人。1807年2月27日出生于緬因州波特蘭城一個律師家庭。1822年進入博多因學院,與霍桑是同班同學。畢業后去過法國、西班牙、意大利和德國等地,研究這些國家的語言和文學。1836年開始在哈佛大學講授語言、文學,致力于介紹歐洲文化和浪漫主義作家的作品,成為新英格蘭文化中心劍橋文學界和社交界的重要人物。1839年出版第一部詩集《夜吟》,包括著名的《夜的贊歌》、《生命頌》、《群星之光》等音韻優美的抒情詩。1841年出版詩集《歌謠及其他》,其中有故事詩《鎧甲骷髏》、《金星號遇難》,也有敘事中含有簡樸哲理的《鄉村鐵匠》、《向更高處攀登》等。詩中充溢了淬質奮發的精神和樂觀情緒。這兩部詩集在大西洋兩岸風靡一時,他從此以詩人聞名于世。朗費羅于1845年發表詩集《布呂赫鐘樓及其他》,因收有《斯普林菲爾德的軍火庫》、《橋》、《努倫堡》和《布呂赫鐘樓》等佳篇而為人稱道。《海邊與爐邊》(1849)包含了詩人向讀者宣告創作意圖的《獻辭》以及通過造船的形象謳歌聯邦的締造的長詩《航船的建造》。

    朗費羅的主要詩作包括3首長篇敘事詩,或“通俗史詩”:《伊凡吉林》(1847)、《海華沙之歌》和《邁爾斯·斯坦狄什的求婚》(1858)。1854年辭去哈佛大學教職,專事創作。次年發表《海華沙之歌》。這是採用印第安人傳說而精心構思的長詩,寫印第安人領袖海華沙一生克敵制勝的英雄業績,以及他結束部落混戰,教人民種植玉米,清理河道,消除疾病等重要貢獻。在美國文學史上這是描寫印第安人的第一部史詩,但詩的素材主要來源于斯庫爾克拉夫特的著作,作者缺乏直接的生活體驗;詩的韻律完全模仿芬蘭史詩《卡勒瓦拉》,當時雖然受到了讀者的贊賞,卻遭到后代一些評論家的責難。從1843年起,朗費羅夫婦在幽靜的克雷吉別墅中度過了17年幸福的家庭生活。1861年他的夫人不幸被火燒傷致死,這一直使他無比悲痛。為了擺脫精神上的重負,他投身于但丁的《神曲》的翻譯,還寫了6首關于但丁的十四行詩,是他最佳的詩作。《路畔旅舍的故事》(1863)大體上仿效喬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以《基督》命名的三部曲詩劇于1872年完成。

    朗費羅晚年創作不轅,備受尊祟,牛律大學和劍橋大學曾分別授予他榮譽博士學位。他75歲生日那一天,美國各地的學校都舉行了慶祝。1882年3月24日朗費羅逝世。倫敦威斯敏斯特教堂詩人之角安放了他的胸像,他是獲得這種尊榮的第一位美國詩人。

    朗費羅一生創作了大量的抒情詩、歌謠、敘事詩和詩劇。他的詩歌在美國廣為傳誦,在歐洲受到贊賞,被譯成20余種文字;20世紀以來,他的詩名急劇下降,其地位變化之大,在美國文學史上也是罕見的。

惠蒂埃,J.G,(John Greenleaf Whittier 1807-1893)     TOP

    詩人。生于馬薩諸塞州黑弗里爾鎮。自幼務農,曾在一專科學校肄業一年,但讀書甚多,深受英國文學尤其是蘇格蘭詩人彭斯的影響;1831年出版的詩文集《新英格蘭的傳說》,描寫新英格蘭農村淳樸的生活和歷史傳說,便表現了這種影響。1849年出版散文作品《瑪格利特·史密斯日記片段》,以清新的筆法描繪了早期新英格蘭的生活及人們的心理狀態。

    從1833年起,惠蒂埃在廢奴主義者威廉·加里遜的影響下積極投入廢奴運動,編輯報紙,撰寫社論和小冊子,同時寫詩號召廢除蓄奴制。詩集《在廢奴問題進展過程中寫的詩》(1838)和《自由的聲音》(1846),揭露了奴隸主的暴行和黑奴悲慘的命運。他的詩歌有強烈的戰斗性,反映了美國廢奴斗爭中的重大事件,有如一部廢奴運動的編年史。

    惠蒂埃的詩集《勞工之歌》(1850),以不加雕琢的語言謳歌美國早期的漁民、農民、鞋匠、伐木工人的勞動。他的另一些詩歌則對社會暴力表示抗議,對被壓迫的下層人民寄以同情。1859年左右,惠蒂埃又轉而描寫新英格蘭農村的生活和景色,出版了詩集《包羅萬象》(1856)、《家鄉民謠》(1860)等。他的著名的長詩《大雪封門》(1866)曾被評論家譽為“一部優美的新英格蘭田園詩”。


愛倫·坡,E.(Edgar Allen Poe 1809-1849)      TOP

    詩人、小說家、批評家。1809年1月19日生于波士頓。父母在他幼年時先后死去。1811年他由弗吉尼亞里士滿商人約翰·愛倫收養,隨愛倫夫婦去英國。回里士滿后,進入弗吉尼亞大學肄業一年。曾參加美國陸軍,被選送至西點軍校。1831年因故被軍校開除,在巴爾的摩、里士滿、紐約與費城等地寫稿,曾在《南方文學使者》、《伯頓紳士雜志》參與編輯工作。1835年與表妹維吉尼亞·克萊姆結婚;1847年妻子病故,此后精神日益失常。1849年10月7日死于巴爾的摩。

    愛倫·坡的詩集有《帖木兒》(1827)、《艾爾·阿拉夫》(1829)、《詩集》(1831),詩中大多是古怪、奇特、病態的形象。他強調寫憂鬱的情緒,著名的《烏鴉》(1845)一詩就是這方面的代表作。愛倫·坡的短篇小說也頗有影響。他大約寫了70篇短篇小說,收在《述異集》(1840)中。他的小說大致可分為恐怖小說和推理小說。前者包括《厄舍古廈的倒塌》、《紅色死亡假面舞》、《莉蓋亞》、《黑貓》、《阿芒提拉多的酒桶》等;后者如《莫格街謀殺案》、《被竊的信件》、《馬里·羅蓋特的秘密》、《你是那人》、《金甲蟲》等。《莉蓋亞》被認為是他最好的小說。愛倫·坡在西方還被認為是偵探小說的鼻祖,他的上述這類小說對西方偵探小說的發展有一定影響。愛倫·坡的文學批評論著有《創作哲學》(1846)、《詩歌原理》(1850)等。

斯托,H.B.(Harriet Beecher Stowe l811-1896)      TOP

    女作家。生于康涅狄格州。父親是牧師。1832年她隨父遷往辛辛那提市,擔任教員。這座城市與南部蓄奴州僅一河之隔,她的一家積極參與援助逃亡奴隸的活動。她對黑人奴隸的遭遇十分同情,對奴隸制深惡痛絕。 1836年與卡爾文·埃利斯·斯托教授結婚。1850年隨夫遷至緬因州:她寫的長篇小說《湯姆叔叔的小屋》(1852)揭露了南部種植園黑人奴隸制的殘暴和黑奴的痛苦。小說贊揚了伊萊扎夫婦所代表的黑人為反抗壓迫、爭取自由解放而作的斗爭,同時也推祟湯姆所體現的逆來順受的基督教博愛寬恕精神。小說發表后在國內外引起強烈反響,有力地推動了美國反奴隸制的斗爭,但也遭到奴隸主的話毀。1856年她發表了根據黑奴起義領袖德雷德·司各特的事跡寫成的長篇小說《德雷德,陰暗的大沼地的故事》。

梭羅,H.D.(Henry David Thoreau 1817-1862) TOP

    作家、思想家。生長在波士頓附近超驗主義思想運動中心康科德村,父親是小業主。20歲于哈佛大學畢業,曾任教師,從事過各種體力勞動。在學生時代與愛默生相識,在愛默生影響下,閱讀柯爾律治、卡萊爾等人的著作,研究東方的哲學思想,同時以愛默生倡導的“自助”精神進行思考,形成了一套獨立見解。

    梭羅的著作都是根據他在大自然中的體驗寫成。1839年他和哥哥在梅里馬克河上劃船漂游,寫成《在康科德與梅里馬克河上一周》(1849),發揮了他對自然、人生和文藝問題的見解。他的代表作《沃爾登,或林中生活》(1854)記錄了他于1845至1847年在康科德附近的沃爾登湖畔度過的一段隱居生活。在他筆下,自然、人以及超驗主義理想交融匯合,揮然一體。他是19世紀超驗主義運動的重要代表人物。

    梭羅的文章簡練有力,樸實自然,富有思想內容,在美國19世紀散文中獨樹一幟。他的思想對英國工黨、印度的甘地與美國黑人領袖馬丁·路德·金等人都有很大的影響。

惠特曼,w.(Walt Whitman 1819-1892)       TOP

    詩人。1819年5月31日出生于長島。父親務農,因家貧遷居布魯克林,以木工為業,承建房屋;他對空想社會主義思想家和民主思想家潘思的作品很感興趣,這使惠特曼也深受影響。惠特曼曾在公立學校求學,任過鄉村教師;童年時還當過信差,學過排字。后來在報館工作,又成為編輯。他喜歡游蕩、冥想,喜歡大自然的美景;但是他更喜歡城市和大街小巷,喜歡歌劇、舞蹈、演講術,喜歡閱讀荷馬、希臘悲劇以及但丁、莎士比亞的作品。1846年2月至1848年1月任《布魯克林之鷹》的編輯。1848年去新奧爾良編輯報紙,不久回到布魯克林。此后的五、六年中,他幫助年邁的父親承建房屋,經營小書店、小印刷廠,自由散漫,隨意游蕩;與少年時一樣,盡情地和船夫、領航員、馬車夫、機械工、漁夫、雜工等結交朋友。

    1855年《草葉集》的第1版問世,共收詩12首,最后出第9版時共收詩383首。其中最長的一首,即后來被稱為《自己之歌》的那首詩。共1336行。這首詩的內容幾乎包括了作者畢生的主要思想,是作者最重要的詩歌之一。詩中多次提到了草葉:草葉象征著一切平凡、普通的東西和平凡的普通人。這薄薄一冊劃時代的詩集受到了普遍的冷遇,只有愛默生給詩人寫了一封熱情洋溢的信。惠特曼從這封信中得到巨大的鼓舞。

    1856年,第2版《草葉集》出版,共收詩32首。《一路擺過布魯克林渡口》是詩人最優秀的作品之一。此外,《闊斧之歌》、《大路之歌》也是名篇。

    1859年,《星期六周刊》的聖誕專號上刊出了惠特曼的一首優秀抒情詩《從水不休止地擺動著的搖籃里》,這是一首愛情和死亡的頌歌。次年應波士頓一出版家之請,印行了《草葉集》第3版,這本詩集算是第一次“正式出版”。集中有124首新詩,包括《從永不休止地擺動著的搖籃里》和3組分別名為《民主之歌》、《亞當的子孫》、《蘆笛》的詩歌。

南北戰爭期間,惠特曼作為一個堅定的民主戰士,顯示了他的深刻的人道主義本色。戰爭激烈進行時,他主動到華盛頓去充當護士,終日盡心護理傷病的兵士,以致嚴重損害了健康。他的生活十分艱苦,借抄寫度日,把節省下的錢用在傷病員身上。他充當護士將近兩年的時間中,大約接觸了10萬名士兵,有許多后來還一直和他保持聯系。

    戰后惠特曼在內政部的印第安事務局任小職員,不久部長發現他是《草葉集》的作者,把他解職;后來他在司法部長辦公室供職,工作8年。由于在內戰中受到了鍛煉,增加了閱歷,政治思想認識也得到了提高,他的創作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1865年,惠特曼在紐約自費印行他在內戰后期寫的詩集《桴鼓集》,其中共收入新詩53首。幾個月之后他又出版了一本續集,其中有悼念林肯的名篇《最近紫丁香在庭院里開放的時候》。

    1867年的《草葉集》第4版只有8首新詩,但收入了《樣鼓集》及其續集。值得注意的是1871年發表的長篇文章《民主遠景》,它總結了作者的文藝觀和政治主張。

    《草葉集》的第5版在1871年和1872年各印刷了一次。第一次增收13首新詩,第二次收人一般評論家公認為詩人最后一首重要的長詩《通向印度之路》和少數幾首新詩。1873年1月惠特曼身患癱瘓症,寫作能力從此也一蹶不振。但他的樂觀主義,對生活的熱愛和敏感,他的民主理想等還是至死不衰。他的晚年鬱鬱不得志,除編印了幾個版本外,偶而寫些詩文。1876年出版了《草葉集》的第6版,以紀念獨立宣言的100周年。這是一部包括散文作品在內的兩卷集,第一卷即第5版的內容,第二卷他取名為《兩條小溪》,包括散文、18首新詩、《通向印度之路》和附詩,詩句趨向于抽象。《草葉集》的第7版(1881-1882)的文字、每首詩的題目和排列的先后次序,都己最后審定,這一版共收20首新詩。惠特曼繼續寫詩,直至1892年去世。

    1882年詩人出版了他的散文集《典型的日子》,其中包括《民主遠景》一文。1888年出版的《十一月枝椏》,收入62首新詩和一些文章,集中的詩篇后來收人《草葉集》的第8版(1889),並成為“附詩一”。1891年費城的出版家出版惠特曼的新作《再見吧,我的幻想》,其中的詩篇成為《草葉集》的“附詩二”。《草葉集》的第9版(1892)包括“附詩一”、《七十之年》和“附詩二”《再見吧,我的幻想》。詩人去世后的遺詩《老年的回聲》,作為“附詩”。見1897至1898年出版的集子,后採的全集也都收入。現在通用的全集,是所謂“臨終版”,即1892年出版的第9版。

梅爾維爾,H.(Herman Melvill l819-1891)      TOP

    小說家、詩人。1819年8月1日生于紐約,15歲離開學校,做過銀行小職員、皮貨店店員和教師。1839年在一條去英國利物浦的商船上充當服務員,接觸海洋,對他以后的創作產生了影響。1841年他22歲時再度航海,在捕鯨船“阿古希耐”號上充當水手,航行于南太平洋一帶。他后來的傑作《白鯨》取材于這次海上生活。1842年7月離船,曾為南太平洋馬克薩斯群島有食人生番之稱的泰皮族所俘虜。脫逃后于當年8月在一條澳大利亞商船上作水手,因違犯紀律,被囚在塔希提島。越獄后在當地各島漫游,所聞所見后來寫進他的《歐穆》一書中。11月,他到一艘捕鯨船上做投叉手。1843年8月又在一艘軍艦上做水手,1844年10月在波士頓退伍。后開始寫作。

    梅爾維爾最初的兩本書《泰皮》(1846)和《歐穆》(1847),是根據他在泰皮和塔希提的見聞經過藝術加工而寫成的游記。1847年梅爾維爾開始創作《瑪地》,並同紐約文藝界接觸,經常為文藝刊物寫稿。1849年梅爾維爾出版《雷得本》,1850年出版《白外衣》,都寫航海生活,也都獲得好評。這年夏天他與霍桑相識,兩人成為鄰居和朋友。1851年梅爾維爾出版他最重要的作品《白鯨》,這部小說以充實的思想內容、史詩般的規模和沉鬱瑰奇的文筆,成為傑出的作品,但在當時卻沒有得到重視。

    梅爾維爾的小說作品還有《皮埃爾》(1852)和《伊斯雷爾·波特》(1855)。他的短篇小說和散文有《代筆者巴特貝》(1853)、《迷惘的島嶼》(1854)、《班尼托·西蘭諾》(1855)等,后來集成《廣場故事》于1856年出版。1857年出版的長篇小說《騙子的化裝表演》。他去世前所寫的一部長篇小說是《畢利·伯德》(1924),在他死后30多年才出版。

    梅爾維爾晚年轉而寫詩。1866至1885年在紐約任海關檢查員。1866年他自費印行第1部詩集《戰事集》。1876年又自費出版以宗教為題材的18000行長詩《克拉瑞爾》,1888年和1891年自費出版詩集《約韓·瑪爾和其他水手》和詩集《梯摩里昂》,各印25冊。

    梅爾維爾于1891年9月28日去世。一生潦倒不得意,他的作品在當時大多也不受歡迎,直至20世紀20年代以后才逐漸引起注意。

狄更生,E.(Emily Dickenson l830-1886)      TOP

    女詩人。1830年12月10日出生于馬薩諸塞州阿默斯特鎮一個律師家庭。祖上是當地望族,父親一度出任國會議員,家庭以保守的傳統自居。她從小受到正統的宗教教育,青少年時代的生活單調平靜,很少外出,僅作過一次旅行。20歲開始寫詩,早期的詩大都已散失。1858年后閉門不出,70年代后幾乎不光房門,文學史上稱她為“阿默斯特的女尼”。研究者至今仍不明白她長期隱居的原因。

    她在孤獨中埋頭寫詩,留下詩稿1775首。在她生前只有7首詩被朋友從她的信件中抄錄出發表。在她創作時,愛默生所領導的“超驗主義”運動在離阿默斯特不遠的康科德興起,她年輕時曾接觸到愛默生的思想,愛默生反對權威、祟尚直覺的觀點,使她與正統的宗教感情發生衝突,處于對宗教的虔誠與懷疑的矛盾之中。她的詩主要寫高傲的孤獨、對宗教追求的失望、死的安詳等,反映了複雜的心理狀態。

    狄更生于1886年5月15日逝世。她的親友曾選編她的遺詩,于19世紀末印出3集,但逐漸為人忘卻。直到美國現代詩興起,她才作為現代詩的先驅者得到熱烈歡迎,對她的研究成了美國現代文學批評中的熱門。從1921年起,狄更生的書信陸續選編出版。其中有許多表現出與她的詩相仿的謎一般的意趣,這也說明她的生活內容過于狹隘。

馬克·吐溫(Mark Twain l835-1910)      TOP

    作家。塞繆爾·朗赫思·克萊門斯的筆名。1835年11月31日生在密蘇里州佛羅里達鎮,長在密西西比河上的小城漢尼拔。父親是個不得意的鄉村律師和店主,在他12歲時去世。他曾學習排字。1851年在他的哥哥歐萊思開辦的報館中充當排字工人,並開始學習寫作幽默小品。1853年后在中西部和東部作排字工人。1856年去新奧爾良,想轉道去巴西,在乘船沿密西西比河南下時遇見老舵手賀拉斯·畢克斯比,拜他為師,18個月出師后在密西西比河上做舵手,直至內戰爆發,水路交通斷絕。在戰爭中曾一度參加南軍。1861年歐萊思被林肯總統派去西部內華達領地政府任秘書,他隨同前往,試圖在經營木材業與礦業中發財致富,均未成功,便轉而以寫文章為生。1862年在內華達弗吉尼亞城一家報館工作。1863年開始使用“馬克·吐溫”的筆名。1864年,在舊金山結識幽默作家阿·沃德和小說家布·哈特,得到他們的鼓勵和幫助,提高了寫作的本領。1865年在紐約一家雜志發表幽默故事《卡拉韋拉斯縣馳名的跳蛙》,使他全國聞名。此后經常為報刊撰寫幽默文章。1866年去夏威夷島採訪,1867年作為記者乘“桂格城”號輪船隨一批旅游者去歐洲和巴勒斯坦旅行。他寫的報道后來輯成《傻子國外旅行記》(1869)。

    1870年馬克·吐溫與紐約州一個資本家的女兒奧莉薇婭·蘭登結婚。婚后居住在布法羅,自己編輯發行《快報》,一年后因、賠錢過多而出讓。1872年出版《艱苦歲月》一書,反映了他在西部新開發地區的生活經歷,其中記載了一些奇聞軼事,特別是富有美國西部特色的幽默故事。1873年他同查·沃納合寫的《鍍金時代》,是他第一部長篇小說。

    1871年馬克·吐溫舉家移居東部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這時他已成為有名的作家和幽默演說家。此后的幼年是他創作的豐收年代。1875年馬克·吐溫應豪威爾斯之約,為《大西洋月刊》撰文。他以早年在密西西比河上做舵手的生活為題材,寫了7篇文章,后匯集成書,名為《密西西比河的往事》。8年后,他回到家鄉,把這本書擴充成為《密西西比河上》(1883)。

    1876年,長篇小說《湯姆·索耶歷險記》出版。它雖然是以密西西比河上某小鎮為背景的少年讀物,但為任何年齡的讀者所喜愛。書中寫淘氣的湯姆和他的伙伴哈克貝里·費恩以及湯姆的女友貝姬·撒切爾的許多故事,不少是作者的親身經歷,有許多合乎孩子心理的有趣情節。

    馬克·吐溫的另一部重要的小說《哈克貝里·費恩歷險記》于1876年開始執筆,1884年出版。這部小說得到批評家的高度評價,深受國內外讀者的歡迎,同時也不斷遭到查禁。

    馬克·吐溫于1889年出版《亞瑟王朝廷上的康涅狄格州美國人》,它和《王子與貧兒》(1881)都是以英國為背景諷刺封建制度和宗教的長篇小說。1894年,馬克·吐溫寫了《傻瓜威爾遜》,塑造了一個富有斗爭性的女黑奴羅克西的形象。在這前后,他的家庭遭到不幸:兩個女兒一病一死,妻子的健康也惡化;他投資制造自動排字機失敗而破產。為了償還債務,他外出旅行演講,訪問了夏威夷、新西蘭、澳大利亞、印度和南美等地。1897年寫成《赤道旅行記》,其中諷刺並譴責帝國主義對殖民地人民的壓迫,反對帝國主義成為他此后創作的中心思想。1896年出版《貞德傳》,它描寫15世紀法國民族女英雄貞德的一生。1898年馬克·吐溫還清全部債務。1900年10月,在離開美國旅居歐洲幾近十年之后,他和全家回到美國,受到熱烈歡迎,成為文藝界的領袖。1900年以后發表的許多時論作品,鋒芒仍未削減。

    1904年,妻子在意大利逝世。馬克。吐溫進入了事業的最后階段。他早期作品如《哈克貝里·費恩歷險記》中已有表現的對“人類”(實為對有產階級)的悲觀情緒,此時成了他一些作品的主調。中篇小說《敗壞了哈德萊堡的人》(1900),散文《人是怎麼回事?》(1906),故事《神秘的來客》(1916)等都有反映。晚年最重要的著作是他口授、由他的秘書筆錄的《自傳》。他于1910年4月21日去世。

哈特,B.(Bret Harte 1836-1902)     TOP

    小說家。生于紐約州的奧爾伯尼。幼時沒有受過多少教育,閱讀卻很廣泛。1854年隨家遷往西部,做過礦工。1860年定居舊金山,擔任教員和編輯。1848年加利福尼亞發現金礦后,淘金者蜂擁而至。哈特用短篇小說的形式描寫了這些淘金者的生活,寫法頗具特色,被稱為“西部幽默小說家”、“鄉土文學作家”等。他的代表作是短篇小說集《咆哮營的幸運兒及其他短篇》(1870)。哈特成名后遷居東部,曾出任美國駐德國和英國的領事,並繼續寫作,但他后來的小說失去了早年的光採。

豪威爾斯,w,D.(William Dean Howells l837-1920)      TOP

    小說家、文學批評家。出生于俄亥俄州。父親是印刷工人。他本人曾任俄亥俄州報記者,因協助林肯競選總統,為林肯寫了一篇傳記,因而聞名。1861至1865年任美國駐威尼斯領事。回國后在波士頓、紐約等地創辦文學雜志,創作長篇小說。1909年擔任美國文學藝術學會第一任主席。豪威爾斯在擔任《大西洋月刊》和《哈珀》雜志的編輯時,曾竭力反對當時盛行的浪漫主義小說。他認為小說的首要目的是教誨,而不是娛樂;文學作品應該採用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他寫了近40部長篇小說。80年代創作的《一個現代的例証》(1882)寫一對年輕夫婦草率結婚,結果釀成悲劇。《塞拉斯·拉帕姆的發跡》(1885)是他的代表作,寫一個剝削礦工發財致富的暴發戶,批評家認為其中充滿了“敏銳的觀察”和“善意的批評”。80年代后期,資本主義社會動蕩不安,豪威爾斯認為“競爭的資本主義”已不能令人滿意,“應代之以社會主義”。在這種思想指導下,他寫了長篇小說《新財富的危害》(1890),描寫一家雜志的“社會主義者”與華爾街老板在對待工運問題上的“觀點上的分歧”。《來自奧爾特魯里亞的旅客》(1894)倡導空想的社會主義,《穿過針眼》(1907)則鼓吹通過“公民投票”而產生的基督教社會主義。

詹姆斯,H.(Henry James 1843-1916)      TOP

    小說家。1843年4月15日出生于紐約。父親亨利是哲學家、神學家,長兄威廉是著名哲學家、心理學家,實用主義偽創始人。他生長在一個富有教養的家庭中,象當時許多有素養的美國人一樣,羨慕古老的歐洲文明。自幼往來于歐美之間,1875年起定居倫敦。1915年因美國一時未曾參加世界大戰,忿而加入英國籍。1916年2月28日于倫敦病故。

    詹姆斯幼年在家庭教師指導下學習。1862至1864年在哈佛法學院求學,並與著名的現實主義小說家威·迪.豪威爾斯相識。1864年開始寫作文學評論與短篇小說。1875至1876年在巴黎結識著名作家屠格涅夫、莫泊桑、福樓拜、都德和左拉,以及英國作家羅·路·斯蒂文森等。他因殘疾未能在南北戰爭時服役。長期以來勤奮寫作,著作浩繁。1911年獲得哈佛大學的榮譽學位,1912年獲得牛津大學的榮譽文學博士稱號。1916年英國政府授予他最高文職勛章。

    詹姆斯的主要作品是小說,此外也寫了許多文學評論、游記、傳記和劇本。他的小說常寫美國人和歐洲人交往之間的問題;成人的罪惡如何影響並摧殘了純潔、聰慧的兒童;物質與精神之間的矛盾;藝術家的孤獨,作家和藝術家的生活等:這表明作家對個人道德品質的濃厚興趣。這是深有文化教養的知識分子所懷有的人文主義傾向,而不是人們所熟悉的對貧苦大眾的人道主義同情。作者贊美優美而淳厚的品德,把個人品質高高置于物質利益甚至文化教養之上,個人品質和他人利益高于一切。

    重要的長篇小說有《一個美國人》(1876-1877),《貴婦人的畫像》(1881),《波士頓人》(1885-188g),《卡薩瑪西瑪公主》(1885-1886),《波音敦的珍藏品》(1896),《梅西所知道的》(1897),《未成熟的少年時代》(1899),《聖泉》(1901)和后期的三部作品《鴿翼》(1902)、《專使》(1903)和《金碗》(1904)。

    著名的中短篇小說有《黛西·密勒》(1878),《艾斯朋遺稿》(1888),《真正的貨色》(1890),《小學生》(18992),《螺絲在擰緊》(1898),《叢林猛獸》(1903),《快樂的一角》(1909),以及一組描寫作家、藝術家生活的中短篇小說。

    詹姆斯寫了許多很有見地的評論文章,涉及英、美、法等國作家,如喬治。艾略特、斯蒂文森、安東尼·特羅洛普、霍桑、愛默生、巴爾扎克、喬治·桑以及屠格涅夫等。文集有《法國詩人和小說家》(1878),《一組不完整的畫像》(1888),《觀感與評論》(1908),《有關小說家的短評》(1914),《筆記與評論》(1921)等。他的游記有《大西洋彼岸素描》(1875),《所到各地圖景》(1883),《在法國的一次小小旅游》(1885),《在英國的時候》(1905),《美國所見》(1907),《在意大利的時候》(1909)。自傳三種:《童年及其他》(1913),《作為兒子與兄弟》(1914),《中年》(1917)。

歐.亨利(O.Henry l862-1910)     TOP

    短篇小說家。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出生于北卡羅來納州一個小鎮。父親是醫生。15歲在叔父的藥房里當學徒。五年后去得克薩斯州一個牧場放牛。1884年后做過會計員、土地局辦事員和銀行出納員。1896年,銀行發現缺少一小筆款子,歐·亨利因涉嫌被傳訊。他卻取道新奧爾良去拉丁美洲避難。1897年回國探望妻子,因而被捕,判處5年徒刑。在獄中曾擔任藥劑師,並開始以歐·亨利為筆名(原為獄中所用一本法國藥典的作者的名字)寫作短篇小說,于《麥克呂爾》雜志發表。1901年,因“行為良好”提前獲釋,來到紐約專事寫作。他雖也與上流社會來往,但經常出入貧民公寓、小酒館、下等劇場,自認為紐約400萬小市民中的一員,而不是400個富翁之一。

    歐·亨利創作的短篇小說共有300多篇,收入《白菜與國王》(1904)、《四百萬》(1906)、《西部之心》(1907)、《市聲》(1908)、《滾石》(1913)等集子,其中以描寫紐約曼哈頓市民生活的作品為最著名。他把那兒的街道、小飯館、破舊的公寓的氣氛渲染得十分逼真,故有“曼哈頓的桂冠詩人”之稱。他最出色的短篇小說可列人世界優秀短篇小說之中。如《麥琪的禮物》寫一對窮困的年輕夫婦相互贈送聖誕禮物中的巧合,刻劃了他們捉襟見肘的生活與相互體貼的感情。《警察與贊美詩》寫無家可歸的流浪漢想進監獄度過寒冬,屢次以身試法,警察都置之不理。而當他決心棄舊圖新時,警察卻毫無道理地逮捕了他。作者向人們揭示這個社會就是如此的黑白不分,是非顛倒。《最后一片藤葉》感傷氣氛濃厚。作者滿懷深情地贊美了窮藝術家之間“相漏以沫”的友誼,突出地刻劃了一個舍己為人,以自己的生命創作出畢生“最后的傑作”的老畫家的形象。《沒有完的故事》對大都會中掙扎謀生的弱女子表示了深厚的同情。《帶家具出租的房間》也是一篇哀婉動人的故事,作者用神秘的氣氛渲染了一對愛人先后在同一個房間里自殺的悲劇。

    從藝術手法上看,歐·亨利善于捕捉生活中令人啼笑皆非而富于哲理的戲劇性場景,用漫畫般的筆觸勾勒出人物的特點。作品情節的發展較快,在結尾時突然出現一個意料不到的結局,使讀者驚愕之余,不能不承認故事合情合理,進而贊嘆作者構思的巧妙。他的文字生動活潑,善于利用雙關語、訛音、諧音和舊典新意,妙趣橫生。他還以准確的細節描寫,制造與再現氣氛,特別是大都會夜生活的氣氛,使讀者有親歷其境之感。但由于作品寫得太多太快,手法不免雷同;特別是受到當時社會上庸俗趣味的影響,往往為悲慘的故事硬添上一個圓滿的結局,因而有時衝淡了作品的社會意義。

諾里斯,F.(Frank Norris 1870-1902)      TOP

    作家。生于芝加哥一個富裕商人家庭,少年時代在歐洲學習藝術。回國進人加利福尼亞大學,畢業后以記者為業。長期生活在美國西部,自稱加利福尼亞州人。開始創作時傾向浪漫主義,如描寫海上傳奇的《“萊蒂夫人號”上的莫蘭》(1898)。后來的小說受到左拉自然主義創作方法的影響,如《麥克提格》(1899)和《凡陀弗與獸性》(寫于《麥克提格》同時,1914年發表)。

    諾里斯在西部採訪新聞時,了解到代表壟斷資本利益的鐵路托拉斯與農場主之間的矛盾,他以此為題材,創作了“小麥史詩”三部曲。其中以《章魚》(1901)寫得最好,是他的代表作。它控訴了壟斷資本的壓迫與剝削,把鐵路比作章魚,無數條腕足侵人各個角落。諾里斯寫過一些文藝論文,收在《小說家的責任》(190)這本集子中,主要強調“寫真實”,“說真理”,“研究人性”。

克萊恩,S.(Stephen Crane l871-1900)      TOP

    作家。出身于新澤西州紐瓦克的牧師家庭,曾在兩所大學中肄業,1891年輕學去紐約任記者。1893年寫了一部中篇小說《街頭女郎梅季》,取材于紐約貧民窟的生活。1894年開始分期發表另一部小說《紅色英勇勛章》,1895年成書。這部小說獲得歐美各國重視后,《街頭女郎梅季》遂得以重新出版。1896年,去古巴採訪,途中輪船遇到風暴。他根據這次經歷寫成短篇小說《海上扁舟》(1898),細致地描寫了4個人怎樣在茫茫大海中掙扎與戰斗,是美國短篇小說中的一個名篇。1898年再次去古巴採訪美西戰爭。1900年因肺病死于歐洲。

    克萊思也是一位詩人,曾發表過《黑騎者》(1895)和《戰爭是仁慈的》(1899)兩部詩集。他的詩寫法自由,不顧傳統的音節和韻律,風格樸質簡潔,常常通過寓言式的意象揭示生活的某個真理。評論界認為他與女詩人艾米莉·狄更生同為美國現代詩歌的先驅。

德萊塞,T.(Theodore Dreiser 1871-1945)      TOP

    小說家。1871年8月27日生于印第安納州的特雷霍特鎮。父親原是德國的紡織工人,于1846年逃避兵役到了美國,開過紡織工場。德萊塞12歲起充當呢絨綢緞店的店員和報童;17歲時去芝加哥謀生,曾在一家小飯館里洗碟子,在鐵器店做伙計。18歲時。由小時候的一個女教師資助,進入印第安納大學肄業,有機會接觸到達爾文、赫胥黎和斯賓塞的著作。一年后又回到芝加哥,充當房地產公司的推銷員和洗衣店的送貨員。從23歲開始。先后在芝加哥和聖路易斯的報紙任記者,在紐約《每月》雜志任主編。1觀年開始寫作《嘉莉妹妹》,第二年完成並出版。《嘉莉妹妹》通過農村姑娘家莉到芝加哥謀生而成為名演員的故事,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繁榮的表面底下的失業、貧困和飢餓,對美國貧富對立的社會作了深刻的描寫。《嘉莉妹妹》用巴爾扎克式的現實主義寫成為美國文學開創了一個新的天地。它雖在美國被禁,后來卻在英因出版。1907年終于在美國再次出版。

    《嘉莉妹妹》被禁后,德萊塞被迫停筆10年。這10年中他仍任編輯工作。1909年著手寫作長篇小說《珍妮姑娘》,1911年出版。以后寫了著名的《欲望三部曲》的第l部《金融家》(1912),第2部《巨人》(1914),第3部《斯多葛》(1947)。這個三部曲描寫壟斷資本家柯柏烏豺狼般的一生,從南北戰爭結束后的“鍍金時代”直至20世紀初柯柏烏之死,以他的死亡暗示資本主義的必然滅亡。

    1917年,德萊塞住在紐約的格林威治村,與以后成為美國共產黨領袖的威廉·海伍德和《震撼世界的十日》的作者約翰·里德相識。友人中還有其他社會主義者和無政府主義者。這個時期,德萊塞發表了《自然和超自然戲劇集》(1916);短篇小說集《自由及其他》(1918),《十二個人》(1919);劇本《陶工之手》(1918);散文集《敲吧,鼓兒!》(1920)和《關于我自己的書》(1922)。

    代表作《美國的悲劇》(1925)使德萊塞獲得了世界聲譽。小說描寫一個窮女工的不幸遭遇,深刻表明美國的社會制度是造成勞動人民悲劇的根源。1927年出版了短篇小說集《鎖鏈》。同年11月應邀訪問蘇聯。1928年出版了《德萊塞訪蘇印象記》。1929年出版的短篇小說集《婦女群像》,塑造了女共產黨員艾尼達的形象。1931年出版政論集《悲劇的美國》,對美國資本主義社會進行了冷靜而嚴肅的全面的解剖。這一年他又出版了帶有自傳性質的《黎明》。1941年發表政論集《美國是值得拯救的》。

    1944年接受美國文學藝術學會的榮譽獎。同年與海倫·理查遜結婚。1945年7月卯日,德萊塞申請參加美國共產黨。1945年12月28日于加利福尼亞州的好萊塢逝世。死后出版的作品有《堡壘》(1946)和《斯多葛》(1947)。

    德萊塞的作品在中國早有介紹。德萊塞一些著名的長篇小說,如《美國的悲劇》、《欲望三部曲》和《嘉莉妹妹》等,都已有中文譯本。

凱瑟,W.(Willa Cather l873-1947)     TOP

    女作家。出生在弗吉尼亞州,幼時隨父母遷居到中西部的內布拉斯加州。內布拉斯加大學畢業后曾任中學教員、記者和雜志編輯。1912年開始專事寫作。早期作品受亨利‘詹姆斯的影響。后來聽從女作家沙拉·奧納·裘維特的勸告,以自幼所熟悉的西部邊疆生活為題材,創作富有地方特色的作品。《哦,拓荒者們!》(1913)與《我的安東尼亞》(1918)兩部小說描寫第一代東歐和北歐的移民與大自然搏斗的艱苦生活,以及他們處理新舊文化衝突中人與入之間的關系的情形。《一個沉淪的婦女》(1923)寫一個開發西部的實業家的妻子被投機商引誘而走向墮落。《教授的住宅》(1925)寫一個歷史教授看不慣崇拜金錢的家人,與一出身清寒的青年學者托姆。奧特蘭結成忘年之交。

    凱瑟以后的作品進一步從北美洲的歷史中發掘她所想望的精神美。在《死神來迎接大主教》(1927)中,歌頌了19世紀在新墨西哥印第安人中間傳教的天主教神父的獻身精神。《莎菲拉與女奴》(1940)寫南北戰爭前弗吉尼亞一個白人婦女如何幫助一個女黑奴逃往加拿大而獲得了自由。凱瑟的作品結構勻稱,節奏舒緩從容,文字清新優美。近年美國批評界認為她是加世紀美國最傑出的小說家之一。

弗羅斯特,R·(Robert Frost 1874-1963)      TOP

    詩人。生于加利福尼亞州。父親做過校長與新聞記者,在他11歲時逝世。母親把他帶到祖籍新英格蘭地區的馬薩諸塞州。中學畢業后,在哈佛大學肄業2年。這前后曾做過紡織工人、教員,經營過農場,並開始寫詩。他徒步漫游過許多地方,被認為是“新英格蘭的農民詩人”。弗羅斯特的詩歌最初末在美國引起注意,1912年舉家遷往英國定居后,繼續寫詩,受到英國一些詩人和美國詩人埃茲拉·龐德的支持與鼓勵,出版了詩集《少年的意志》(1913)與《波士頓以北》(1914),得到好評,並引起美國詩歌界的注意。1915年回到美國,在新罕布什爾州經營農場。他的詩名日盛,于1924、1931、1937、1943年4次獲得普利策獎,並在幾所著名的大學中任教師、駐校詩人與詩歌顧問。他晚年是美國的一個非官方的桂冠詩人;他的詩往往從描寫新英格蘭的自然景色或風俗人情開始,漸漸進入哲理的境界。他的詩樸實無華,然而細致含蓄,耐人尋味。著名的《白樺樹》一詩,寫一般人總想逃避現實,但終究要回到現實中來。《修牆》寫人世間有許多毫無存在必要的有形的和無形的牆。除了短篇抒情詩外,他有一些富于戲劇性的長篇敘事詩,刻畫了新英格蘭鄉間人物的精神面貌,調子比較低沉,亦頗有特色。

    弗羅斯特常被稱為“交替性的詩人”,意指他處在傳統詩歌和現代派詩歌交替的一個時期。他又被認為與艾賂特同為美國現代詩歌的兩大中心。著名詩集還有《山間》(1916)、《新罕布什爾》(1923)、《西去的溪流》(1928)、《又一片牧場》(1936)等。1949年出版了《詩歌全集》,以后仍陸續有新作發表。

傑克.倫敦(Jack London 1876-1916)     TOP

    作家。1876年1月12日生于加和福尼亞州的舊金山。父親是破產的農民,家庭非常貧困。他從幼年起就以出賣體力為生,曾去賣報、卸貨。14歲進奧克蘭罐頭廠當童工。15歲時,不顧政府的禁令,在舊金山港口非法捕蚝(稱為“蚝賊”)。后來當水手,到過日本。回國后在黃麻廠和鐵路工廠做工。曾參加失業工人組成的“工人軍”進軍華盛頓,要求改善生活條件。以后在美國各地流浪,曾被當作“無業游民”關進監獄,罰做苦工幾個月。回故鄉后努力讀書,4至1896年間,一邊讀中學,一邊工作、曾一度進入大學學習。1896年阿拉斯加發現金礦,他曾加入淘金者的行列,去加拿大克郎代克地區淘金,結果得了壞血症,空手而還。從此埋頭讀書寫作,成為職業作家。

    他寫了19部長篇小說,150多篇短篇小說和故事,3部劇本,以及論文、特寫等。1900至1902年發表《狼的兒子》等3部短篇小說集,這些小說通稱為“北方故事”,是他的成名之作。1902年,根據在英國倫敦的實地觀察,寫成特寫集《深淵中的人們》(1903)。他有兩部描寫動物的小說《荒野的呼喚》(1903)和《白牙》(1906),被認為是卓越的作品。在長篇小說《海狼》(1904)中,他揭露一個尼採式的“超人”“海狼”勞森的獸性的殘忍和利己主義。

    19世紀90年代他參加社會主義運動,1905年以后參加社會黨的活動。1905至1910年期間他創作了一些優秀的現實主義作品,如:論文集《階級的斗爭》(1905)和《革命》(1908);長篇小說《鐵蹄》(1908)和《馬丁.伊登》(1909)。自傳體小說《馬丁·伊登》是傑克·倫敦的代表作,它描寫一個出身于勞動者的現實主義作家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的命運。他在1910至1916年間還寫了一些優秀的作品,如長篇小說《天大亮》(1910)和《月谷》(1913),短篇小說《德布斯之夢》(1913)、《墨西哥人》(1913)和《強者的力量》(1914)等,同時也寫了不少迎合出版商的需要而粗制濫造的作品。到了后期,傑克·倫敦逐漸脫離社會斗爭,追求個人享受,他的“白人優越論”發展成為大國沙文主義,為1914年美國幹涉墨西哥辯護。1913年以后,他因經濟上的挫折和家庭糾紛,精神受到嚴重打擊,經常酗酒,1916年11月22日服毒自殺。

    傑克·倫敦的優秀的現實主義作品對資本主義社會的黑暗面作了揭露和批判,他擅長以人物的行動來表現主題思想,人物形象具有鮮明的個性,故事情節緊湊,文字精練生動,有相當的感染力。

桑德堡,c.(Carl Sandburg 1878-1967)      TOP

    詩人,傳記作家。出生于伊利諾伊州的格爾斯堡一個瑞典移民家庭。父親務農,做過鐵匠。桑德堡在本地公立學校讀書4年后進入瑞典路德會的暑期學校。13歲開始謀生,趕過車,並在理發店當門房等。1898年美國和西班牙發生戰爭時,他在波多黎各服役,任《格爾斯堡晚報》戰地通訊員。同年9月進人隆巴德學院免費就學。19拋年離校。1904年出版了第一本詩集《在輕率的歡樂中》。離校后到過許多地方,從事多種職業,得以廣泛接觸社會和民間歌謠。1907年任《明日雜志》助理編輯。隨后參加過社會民主黨的活動,並任米爾沃基社會黨人市長的秘書。

    1914年桑德堡的《芝加哥》和其他8首詩在《詩刊》上發表,引起很大反響,毀譽參半。1916年出版的《芝加哥詩集》莫定了他在詩壇的地位。此后相繼出版詩集《剝玉米的人》(1918)、《煙與鋼》(1920)、《太陽燒灼的西方石板》(1922)、《早安,美國》(1928),長詩《人民,是的》(1936)和《詩集》(1951)。他與韋徹爾.林賽、埃德加.李.馬斯特斯等形成芝加哥詩派、成為美國詩歌民主傳統的繼承者。此外;桑德堡還撰寫過《林肯傳》(共6卷,1926-1942)。

辛克萊,U.(Upton Sinclair 1878-1968)      TOP

    作家。1878年9月20日出生于馬里蘭州的巴爾的摩市。祖上是名門貴族,傳到他的父親時,家境已經破落。父親以賣酒為生,收人微薄。后全家遷居紐約。他一邊工作,一邊求學,先后在紐約市立學院和哥倫比亞大學讀書。15歲開始給一些通俗出版物寫文章,靠稿費維持生活;1902年參加社會黨;曾對芝加哥的勞工情況進行調查,並據而寫成長篇小說《屠場》(1966)。1906年以后30年間,辛克萊繼續創作揭露資本主義社會黑暗面的長篇小說,其中比較重要的有描寫科羅拉多州煤礦工人罷工事件的《煤炭大王》(1917),抨擊壟斷資本家的《石油》(1927),揭露政治腐敗和警察暴行的《波士頓》(1928)等。

    辛克萊在寫作之外還積極參加政治活動。他對“產業民主聯盟”的建立起了推動作用。他支持“美國公民權同盟”爭取言論自由的斗爭。1934年他提出“結束加利福尼亞州的貧窮”的口號,作為民主黨候選人參加州長競選;

    從1940年開始,辛克萊以《世界的終點》為總題,寫了11部長篇小說,描述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美國和歐洲各國的社會情況,其中《龍齒》(1942)曾獲得普利策小說獎。1962年出版自傳。1968年11月25日于美國新澤西州逝世。

劉易斯,S.(Sinclair Lewis l885-1951)      TOP

    小說家;1885年2月7日生于明尼蘇達的索克中心,1951年1月10日在意大利逝世。在職魯大學求學期間,曾一度離開學校、在厄普頓·辛克萊創辦的赫利孔社會主義居民試驗區工作。大學畢業后當過編輯,並開始創作。 l920年,他的長篇小說《大街》出版;引起巨大的反響。接著又寫成《巴比特》(1922)和《阿羅史密斯》(1925)。這三部小說被認為是他的最優秀之作。其中《阿羅史密斯》曾獲1926年的普利策文學獎,但他拒絕受獎。此后他又寫了《埃爾默·甘特利》(1927)、《多茲沃思》(1929)等長篇小說。1930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金。30年代以后,他的作品缺乏深度,寫作技巧也大不如前。

    他的作品大多以鄉村和小市鎮生活為題材。《大街》揭示了小市鎮生活的閉塞和保守,嘲諷了市民的偏狹、愚昧,也譏刺了知識分子的淺薄和軟弱。由于劉易斯的這部作品,《大街》幾乎成了美國社會保守生活的代名詞。

    劉易斯寫了20多部長篇小說,題材比較狹窄,他的特點是對細節作詳盡的描繪,採取誇張的手法,達到漫畫式的諷刺效果。

賽珍珠(Pearl Buck l892-1973)     TOP

    女作家。本名珀爾·賽登斯特里克·布克。賽珍珠是她自己起的中文名字。出生于弗吉尼亞州西部,父母是傳教土,自小隨父母來中國,曾閱讀中國的經書。17歲回美國進弗吉尼亞州倫道夫。梅康女子學院攻讀心理學,畢業后又來中國。1917年與傳教士約翰·洛辛·布克結婚,從事傳教工作。1927年北伐軍進入南京,她離開中國。1934年與布克離婚;1935年與約翰·戴公司總經理、《亞細亞》雜志主編理查·沃爾什結婚,因而進入約翰·戴公司任編輯。以后在賓夕法尼亞州的農莊里從事寫作。

    賽珍珠于1922年開始寫作,1931年發表長篇小說《大地》,立印成為暢銷書,並于1992年獲普利策獎金,1938年因此而獲諾貝爾文學獎金。

    賽珍珠一生寫了85部作品,包括小說、傳記、兒童文學、政論等。她也寫了許多短篇小說、廣播劇和文藝評論。她早期曾著文批評美國教會人土在國外的某些做法;晚年的政論主要為美國政府的外交政策辯護,並攻擊共產主義。她自稱熱愛中國,但她愛的是中國封建社會的舊文化。她被稱為“中圖通”,但她在《大地上的房子》三部曲(《大地》,1931;《兒子們》,1932;《分家》,1935)中所描繪的並不是中國社會的真實面貌,也沒有反映中國人民的命運。在《北京來信》(1957)和《梁太太的三個女兒》(1969)中,她更明顯地流露出對社會主義新中國的敵對情緒。

    賽珍珠曾把《水滸》譯成英文,譯名為《四海之內皆兄弟》(1933)。

菲茨傑拉爾德,P.S.
(Francis Scott Fitzgerald 1896-1940)
     TOP

    小說家。生于明尼蘇達州聖保羅市一個商人家庭。普林斯頓大學肄業。1917年入伍,1919年退伍,在一家商業公司當抄寫員,業余致力于創作。他的創作傾向與“迷惘的一代”相似,表現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年輕的一代對美國所抱的理想的幻滅。1920年發表第一部長篇小說《人間天堂》,一舉成名。小說出版后他與珊爾達·賽瑞結婚。珊爾達對他的生活與創作影響很大,他的小說里許多女主人公都有她的面影。以后又出版了兩部短篇小說集《姑娘們與哲學家們》(1921)和《爵土時代的故事》(1922)。1925年,他的代表作《了不起的蓋茨比》出版,確立了他在文學史上的地位。《了不起的蓋茨比》表現了“美國夢”的幻滅。這部小說譴責以托姆為代表的美國特權階級自私專橫,為所欲為,以同情的態度描寫了蓋茨比的悲劇,並指出他的悲劇來自他對生活和愛情的幻想,對上層社會人物缺乏認識。1934年菲茨傑拉爾德出版了另一部重要的長篇小說《夜色溫柔》,成功地表現了上層資產者的自私與腐化,對主人公的沉淪滿懷同情。但評論界對它反應冷淡。1936年菲茨傑拉爾德在病中寫了自傳《崩潰》。后來以好萊塢一個電影導演為主人公創作長篇小說《最后的一個巨頭》,沒有完成,他就去世。遺稿由他的朋友、批評家埃德蒙·威爾遜整理出版(1941)。

多斯·陽索斯,J.(John Dos Passos 1896-1970)     TOP

    小說家。生于芝加哥一個富裕的律師家庭。1916年畢業于哈佛大學,去西班牙學習建築,不久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先后在法國戰地醫療隊和美軍醫療隊服役。根據親身經歷寫成的《三個士兵》(1921)是他第一部有影響的小說,也是最早反映美國青年一代厭戰和迷惘情緒的作品。1925年發表的《曼哈頓中轉站》以大戰前后的紐約社會為背景,報寫了記者、律師、演員、水手、工會幹部等人物形象。他們都是資本主義社會的失意者,生活苦悶,精神空虛。

    多斯·帕索斯雖然在作品中反映了戰后一代的迷惘情緒,但他的思想並不消極。他當時對資本主義社會十分不滿,自稱“放棄了對它的希望”,“向往革命”。1926年參加《新群眾》雜志編委。他作為美國共產黨的支持者,採訪罷工斗爭,為共產黨的刊物寫稿。1927年因參加營救薩柯和樊塞蒂的活動被捕入獄。1932年曾支持共產黨的總統候選人,但沒有加入過共產黨。

    多斯·帕索斯的代表作是《美國》三部曲,包括《北緯四十二度》(1930)、《一九一九年》(1932)和《賺大錢》(1936)。這部作品規模宏大,時間從本世紀初直至1929年經濟危機爆發,描寫了12個人物形象。他們的故事獨立成章,情節上偶爾有所聯系。

    30年代中期以后,多斯·帕索斯在政治見解上開始與美國共產黨和進步陣營發生分歧。西班牙內戰爆發后,這種分歧加深。他后來的作品大多宣揚資產階級的民主自由,對美共和蘇共多所指責。

福克納,w.(William Faulkner l897-1962)      TOP

    小說家。生于1897年9月25日,是南方密西西比州北部一個莊園主的后裔。他對地主家庭盛極而衰過程中的種種變化十分熟悉。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在加拿大空軍中服役。戰后曾在大學肄業一年。1925年在新奧爾良結識著名小說家舍伍德·安德森,在他的幫助下出版了第一部小說《士兵的報酬》(1926)。第二部小說題為《蚊群》(1927)。1929年出版第三部小說《薩托里斯》。這是以虛構的約克納帕塔法縣為背景的第一部小說,寫南方貴族地主有害的精神遺產對子孫的不良影響。這部小說被稱為“站在門檻上”的書,從它可以看出福克納B后的重要作品中將要出現的主調、題材、情緒與藝術手法。福克納自稱從此開始,他發現他的“家鄉那塊郵票般小小的地方倒也值得一寫,只怕一輩子也寫不完”。他一共寫了19部長篇小說和70多篇短篇小說,其中絕大多數以約克納帕塔法縣作為故事發生的地點,人們稱他的作品為“約克納帕塔法世系”。這部世系主要寫這個縣及傑弗遜鎮屬于不同社會階層的若幹家族的幾代人的故事,時間從美國獨立之前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出場的人物有600多人,其中主要的人物在他的長篇小說與短篇小說中交替出現。小說中的故事互相都有一些關系,每一部書既是一個獨立的故事,又是整個“世系”中的一個組成部分。福克納寫第一部作品時,似乎對約克納帕塔法縣里所有的人和事,大致上已有輪廓。

    1929年出版的《聲音與瘋狂》是福克納最有代表性的作品。1929至1936年是福克納創作力最為旺盛的時期,除了《聲音與瘋狂》,還寫了長篇小說《我彌留之際》(1930)、《八月之光》(1932)、《押沙龍,押沙龍!》(1936)。福克納后朗最重要的作品是《村子》(1940)、《小鎮》(1957)與《大宅》(1959)。《寓言》(1954)是福克納晚年的一部重要長篇小說,它的主題是反對帝國主義戰爭。福克納還寫了許多中、短篇小說,其中也有不少重要的作品。如《老人》(1939)與《熊》(1942)。

    30年代初,福克納的幾部重要作品已經出版,但收入不豐,還得經常為好萊塢寫電影腳本,以維持生計。1946年《袖珍本福克納選集》出版之后,他的作品逐漸受到推崇。他獲得1949年的諾貝爾文學獎金,1951年又獲得全國圖書獎,1955、1963年兩次獲普利策獎。此后常被國務院派往國外從事文化交流工作。1962年7月6日因病于家鄉牛津鎮逝世。

    福克納在西方文壇上被看作“現代的經典作家”。他的作品題材廣闊。他的“約克納帕塔法世系”及其他小說規模宏大,人物眾多,描寫了兩百年來美國南方社會的變遷和各種人物地位的浮沉及其精神面貌的變化。他是美國“南方文學”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筆下反映的種植園世家子弟精神上的苦悶,也正是現代西方不少知識分子普遍感到困惑的問題,例如如何對待從祖先因襲的罪惡的歷史負擔,如何保持自身良心的純潔,從何處能獲得精神上的出路等等。福克納對傳統、對物質主義的懷疑與否定引起了他們的共鳴,他們認為福克納表現出了“時代的精神”。

海明威,E.(Emest Hemingway l899-1961)      TOP

    小說家。1899年7月21日生于伊利諾伊州芝加哥附近的奧克帕克村。父親是醫生,母親愛好藝術。1917年10月進堪薩斯市《星報》擔任見習記者,報社提出“用短句”、“用生動活潑的語言”等要求,使他受到初步的文字訓練,對日后形成他簡練的文體產生了影響。1918年5月參加志願救護隊,擔任紅十字會車隊的司機,在意大利前線身受重傷。1919年初回到家鄉,練習寫作。1921年去多倫多任特寫記者。數月后去歐洲擔任《星報》駐歐記者。1924至1927年任赫斯特報系的駐歐記者。海明威駐歐期間一直堅持寫作。通過作家舍伍德·安德森的介紹結識了僑居巴黎的美國女作家格特魯德·斯泰因和詩人埃茲拉·龐德。斯泰因鼓勵他寫作,並開導他如何寫得精練和集中。1922年開始在報刊上發表作品,包括寓言、詩歌和短篇小說。1923年出版第一個集子《三個短篇和十首詩》。1924年在巴黎出版另一個集子《在我們的時代里》,包括18個短篇。次年同名的集子于美國出版,包括13篇短篇小說和夾在各篇故事之間的16篇插章。

    1926年發表了他頭一部重要的長篇小說《太陽照樣升起》(英國版題名《節日》,1927)。小說描寫戰后一批青年流落歐洲的生活情景,表現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后青年一代的幻滅感。斯泰因曾經對海明威等人說過:“你們都是迷憫的一代。”海明威把這句話當作小說的一句題辭。由于小說寫出這一代人的失望情緒,《太陽照樣升起》成了“迷憫的一代”的代表作。1927年海明威回到美國,發表第二部短篇小說集《沒有女人的男人》,其中著名的有《打不敗的人》、《五萬大洋》和《殺人者》。海明威在這些小說里創造臨危不懼、視死如歸的“硬漢性格”。這類人物形象對后來美國通俗文學產生了影響。1929年,長篇小說《永別了,武器》(舊譯《戰地春夢》)出版,主題是反對帝國主義戰爭。《永別了,武器》顯示出海明威藝術上的成熟。情景交融的環境描寫,純粹用動作和形象表現情緒,電文式的對話,簡短而真切的內心獨白,托諷于有意無意之間,簡約洗練的文體以及經過錘煉的日常用語等等,構成他獨特的創作風格。

    海明威自1927年離開歐洲后,先居住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的基韋斯特島,后遷至古巴。他常去各處狩獵,還曾登上他的“皮拉爾號”游艇出海捕魚。30年代上半期他發表的作品有寫西班牙斗牛的專著《死在午后》(1932),短篇小說集《勝者無所得》(1933),關于在非洲狩獵的札記《非洲的青山》(1935)。1936年發表他有名的短篇小說《乞力馬扎羅的雪》,以現實與幻想交織的意識流手法描寫一個作家臨死之前的反省。1937年,長篇小說《有的和沒有的》出版。

    1937年,海明威以北美報業聯盟記者的身分去西班牙報道戰事。他積極支持年輕的共和政府,為影片《西班牙大地》寫解說詞,在美國第二屆作家會議上發言斥責法西斯主義。1938年發表劇本《第五縱隊》。西班牙內戰結束后,他回到古巴,在哈瓦那郊區創作長篇小說《喪鐘為誰而鳴》(舊譯《戰地鐘聲》),于1940年發表。這部小說以西班牙內戰為背景,敘述美國人喬頓奉命在一支山區游擊隊的配合下炸橋的故事,集中描寫喬頓炸橋前3個晝夜的活動。

    40年代初,海明威來中國報道抗日戰爭。1942至1944年間,他駕駛“皮拉爾號”游艇(由政府出錢改裝成反潛艇的兵艦)巡邏海上,因而得到表彰。他曾率領一支游擊隊參加解放巴黎的戰斗,因此被控為違反日內瓦會議關于記者不得參與戰斗的規定。海明威出庭受審,結果宣告無罪,后來還獲得銅質獎章。

    50年代海明威發表長篇小說《過河入林》(1950)和中篇小說《老人與海》(1952)。《老人與海》的主題思想是人要勇敢地面對失敗。小說中有一句名言:“一個人並不是生來要給打敗的,你盡可以把他消滅掉,可就是打不敗他。”主人公孤軍奮戰的形象是海明威20、30年代創造的“硬漢性格”的繼續與發展。它的藝術概括程度更高,達到寓言和象征的高度。《老人與海》獲得1952年度普利策獎。

    1954年,海明威獲諾貝爾文學獎金。古巴革命后,海明威夫婦遷居美國愛達荷州。晚年患有高血壓、糖尿病、鐵質代謝紊亂等病,精神抑鬱症十分嚴重,多次醫療無效。1961年7月2日的早晨,海明威用獵槍自殺。海明威去世后,他的妻子瑪麗發表了他的兩部遺作:《不散的筵席》(1964)和《海流中的島嶼》(1970)。

    海明威在近40年的創作中形成了獨特的思想和藝術風格。他的早期作品表現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后青年一代的徬徨和惘然若失的情緒。他兩部分別描寫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長篇小說《永別了,武器》和《喪鐘為誰而鳴》成了現代世界文學名著。20年代后期,他塑造的“硬漢性格”在美國文學中產生了影響,雖然這種影響不完全是積極的。在散文風格方面,正如英國作家赫·歐·貝茨所說,他那簡約有力的文體引起了一場“文學革命”,在許多歐美作家身上留下了痕跡。海明威雖然沒有開創一個新的文學流派,卻是一位開了一代文風的語言藝術大師。

米切爾,M.(Margaret Mitchell l900-1949)      TOP

    女作家。生于佐治亞州的亞特蘭大。父親曾任亞特蘭大歷史學會主席。1918至1919年就學于亞特蘭大斯密斯學院,1925年與約翰·馬爾什結婚。曾擔任亞特蘭大地方報紙的記者。她的小說《飄》(1936)取材于南北戰爭的歷史,作者站在同情農奴主立場上描寫這一戰爭。女主人公斯卡雷特·奧哈拉為具有南方農奴主思想感情的代表人物。小說以對她的生活經歷的描寫,反映了南北戰爭時期社會動亂的情況。書中對戰后的“重建運動”表示失望,對舊制度和農奴主的往昔歲月感到惋惜。由于這部小說適合一般市民的興趣,出版后風行一時,被翻譯成許多國家的文字,而成為美國文學中最暢銷的書籍之一。1937年獲普利策獎。改編成電影后,曾以《亂世佳人》的譯名在我國上映。1949年8月16日米切爾在亞特蘭大市死于車禍。

斯坦貝克,J.(John Steinbeck 1902-1968)      TOP

    小說家。1902年2月27日生于加利福尼亞州蒙特雷縣塞利納斯鎮一個面粉廠主家庭。在母親熏陶下,早年就接觸歐洲古典文學作品,深受希臘古典文學、《聖經》和15世紀英國傳奇亞瑟王故事的影響。1920至1925年間,他曾在斯坦福大學選修英國文學和海洋生物學課程,並從事各種體力勞動謀生。他修過公路,丈量過田畝,摘過水果,捕過魚,與勞動人民有較多的接觸。

    他在大學學習期間開始寫作,1929年發表第一部長篇小說《金杯》,是寫17世紀海盜亨利·摩爾根爵士的歷史傳奇。隨后發表兩部小說《天堂的牧場》(1932)和《獻給一位無名的神》(1933)。1935年,《托蒂亞平地》出版,受到文藝評論界和廣大讀者的歡迎。1936年發表《勝負末決的戰斗》。1937年發表《鼠與人》,同年由作者改編為話劇在紐約上演,獲得劇評家獎。1938年發表短篇小說集《長谷》,其中包括中篇小說《紅馬駒》。

    代表作《憤怒的葡萄》(1939)是美國30年代大蕭條時期的一部史詩。它所反映的社會問題在美國人民中引起了十分強烈的反響。1940年獲普利策小說獎。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到歐洲當過戰地記者。這一時期的小說有《月落》(1942)、《罐頭廠街》(1944)、《任性的公共汽車》(1947)等。中篇小說《珍珠》(1947)寓意深遠,文字洗練,是一部優秀的作品。斯坦貝克后期的主要作品是兩部長篇小說《伊甸園以東》(1952)和《我們的不滿的冬天》(1961)。

    他在成名以后曾任紐約和巴黎幾家報刊的記者。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所寫的歐洲戰場通訊,匯集為《從前打過一場戰爭》,于1958年出版。1940年他與好友海洋生物學家愛德華.里基茨在加利福尼亞海灣一起採集海洋生物標本,次年發表兩人合寫的報道《科爾特茲之海》,其中包括斯坦貝克對生活的許多看法。1947年游歷蘇聯,次年發表《俄羅斯紀行》。1960年在美國游歷,1962年發表《和查利同游考察美國》。斯坦貝克于196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金。1964年獲得美國總統自由勛章。1968年12月20日因心髒病死于紐約。

華倫,R.P.(Robert Penn Warren 1905- )      TOP

    詩人、小說家、文藝批評家。出生于肯塔基,曾在範德比爾特大學、加利福尼亞大學和耶魯大學求學,后去英國牛津大學深造。曾在範德比爾特大學、耶魯大學等學校任教,同時從事創作,並參與《南方評論》雜志的創建和編輯工作。在範德比爾特大學求學期間,與“新批評派”建立了密切聯系。他早期寫的一本傳記《約翰·布朗:烈士的產生》(1929)表現了他對南方問題的興趣。1930年,與10余名學者聯名發表題為《我要表明我的態度》一文,被稱為“南方重農學派”的宣言。華倫最初是以詩歌成名,曾多次獲得獎金。著有詩集《詩三十六首》(1935)、《同一主題的詩十一首》(1942)、《詩選,1923-1943》(1944)、《龍的兄弟》(1953)、《許諾,1954至1956年的詩歌》(1957)等,以生動的比喻和優美的描寫見長,洋溢著肯塔基的鄉土氣息。華倫是“南方重農學派”中在小說領域取得顯著成就的作家,有些評論家認為他是福克納之后最重要的南方小說家。他的第一部小說《夜騎》(1939)寫肯塔基州農民和姻草公司的斗爭。華倫的最受重視的一部小說《國王的人馬》(1946)曾獲普利策獎,並被改編成電影。小說的主要人物威利·斯塔克是路易斯安那州的州長,后採成了作惡一方的“獨裁者”。評論家認為斯塔克是真實的人物,是政客休伊·朗的化身。1950年出版小說《足夠的空間與時間》。

    華倫的文藝批評文章《老水手的韻律》(1946)是詩歌評論中的名篇。他與克·布魯克斯合編的《理解詩歌》(1938)一書,對詩歌進行了嚴格和周密的分析,是美國迄今為止最有影響的講授詩歌的教材。他是“新批評派”的主力,和艾倫。泰特等人繼承了艾略特“非個人化”的詩歌理論。他認為文學批評的對象是具體作品,主張對具體作品進行孤立和細致的研究,包括形式、結構和修辭手段等。這種批評方法在一個時期之內支配了美國批評界和大學的文學教學。

賴特,R.(Richard Wright 1908-1960)     TOP

    黑人作家。1908年9月4日生于密西西比州納切茲附近的一個種植園里。祖父是奴隸,父親是種植園工人,后棄家出走。母親是鄉村教師。賴特進過孤兒院,曾在幾個親戚家寄養,15歲起獨立謀生。他從小深受歧視,對社會、尤其對周圍的白人世界懷著又恨又怕的心理。這種心理狀態不僅在他的著名的自傳《黑孩子》(1945)中作了生動的描述,而且在他的小說中也有所反映。賴特離家后曾在孟菲斯、芝加哥等地從事各種體力勞動,同時勤奮自學,立志成為作家。他愛讀德萊塞、劉易斯、安德森等現實主義作家的作品,深受他們的影響。30年代美國經濟蕭條時期,賴特長期失業,對美國貧富懸殊、種族歧視的社會有了進一步認識。1932年加入美國共產黨,學習運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去觀察社會,這使他后來的創作能夠比較深刻地發掘生活,揭露社會的矛盾和黑暗面,向社會提出控訴和抗議,因而成為30至40年代美國左翼文學中所謂“抗議小說”的創始人之一。1937年賴特去紐約任美共機關報《工人日報》的哈萊姆區編輯。1940年他的代表作長篇小說《土生子》問世,使他一躍成為享譽美國文壇的黑人作家。小說獲得暢銷,后又改編成戲劇在百老匯上演,並拍攝成電影。西方有的評論家認為只有在《土生子》出版之后,黑人文學才在美國文學中取得地位,開始受到評論界的重視,並在人民群眾中產生一定的影響。賴特成名后,逐漸與美國共產黨的觀點和政策發生分歧,終于在1944年退出共產黨。1946年遷居巴黎,1960年11月28日去世。

    賴特著有《局外人》(1953)和《今日的主》(1961)等5部長篇小說,《湯姆大叔的孩子》(1938)和《八個男人》(1961)兩部中短篇小說集,與人合寫了兩部劇本以及其他著作近10部,也發表過一些詩。

貝洛,S.(Saul Bellow l915- )      TOP

    作家。出生于加拿大。父母是俄國的猶太人,在他9歲時移居美國芝加哥。畢業于芝加哥大學和西北大學,長期在大學任教,現為芝加哥大學教授和社會思想委員會主席。最初的兩部小說《挂起來的人》(1944)和《受害者》(1948)出版后均獲得好評。他的成名之作是長篇小說《奧吉。瑪琪歷險記》(1953),成為當代美國文學中描寫自我意識和個人自由的典型作品。1959年發表的長篇小說《雨王漢德遜》,提出了“豐裕社會”的精神危機問題。長篇小說《赫爾索格》(1964)成為轟動一時的暢銷書。它表現了中產階級知識分子在60年代動亂中的苦悶與迷惘,描寫了資產階級人道主義的危機。1970年,長篇小說《賽姆勒先生的行星》出版,貝洛再一次提出人道主義的危機和資本主義文明的前途問題。1975年發表的《洪堡的禮物》成為當時美國文學中的重要作品。這部小說描寫了兩代作家的成功與失敗,反映了當代美國社會中物質生活富足之中精神生活的空虛。貝洛還寫過劇本《最后的分析》(1964)、短篇小說集《莫斯比的回憶》(1968)等,他也發表過文學評論。他于1976年出版了游記《耶路撒冷去來》。

    貝洛曾獲得多種文學獎。1976年,他以“對當代文化富于人性的理解和精妙的分析”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金。

洛威爾,R.(Robert lowell 1917-1977)      TOP

    詩人。出身于波士頓的名門世家。遠祖和近親中有19世紀詩人詹姆斯·羅塞爾·洛威爾和意象派女詩人艾梅·洛威爾。他于1937年從哈佛大學轉入俄亥俄州肯庸學院,求學于新批評派的約翰·克羅·蘭塞姆門下,開始致力于“形式工整而內容艱深”的詩創作。1940年,這個清教徒的后裔板依天主教。1943年因拒絕在陸軍中服役曾被監禁。1946年發表詩集《威利爵爺的城堡》,得到好評,后獲得普利策詩歌獎。1951年刊印詩集《卡瓦納家族的磨坊》。此后對天主教失去了信心。他在波土頓大學講授詩歌,但經常受到精神分裂症的困擾。1957年前往美國西海岸朗誦詩歌,聽到垮掉派詩人金斯堡朗誦的《嚎叫》而有所觸動,轉向惠特曼、威廉·卡洛斯·威廉斯式的自由詩體。《人生寫照》(1959)標志著洛威爾詩風的巨大轉變。他在一組自由無韻的詩篇中對自己的生活經歷和心理變化作了坦率和樸實的表述。在著名的《回憶西大街與勒普克》中,他從平靜的50年代回顧狂熱的青春歲月和獄中生活;在《臭鼬出現的時刻》里他以繁複的形象體現了異化的痛苦和絕望中的自求解脫。這些自傳性的詩篇充滿了人生經驗的真實情節,語言平易,親切感人,其影響所及,使所謂“自白詩”成為一時的風尚。

    洛威爾于1963至1977年在哈佛大學任教期間卷人了印年代的政治活動。1965年他拒絕約翰遜總統的白宮宴會的邀請,1967年與作家諾曼·梅勒等人參加了反對越南戰爭向五角大樓進軍的行列。這期間他出版了詩集《獻給聯邦死難者》(1964)、《大洋附近》(1967)等。1970年后,洛威爾常住英國。1973年出版的詩集《海脈》使他再度獲得普利策詩歌獎。

鮑德溫,J.(James Baldwin 1924- )      TOP

    黑人作家。出生在紐約市黑人聚居區哈萊姆。14歲開始在教堂布道,3年后自稱“看透了宗教的虛偽”,從此離開教堂,不信宗教。這段經歷對他影響很大,他后來寫的散文也帶有布道時的說教口吻和激情。鮑德溫離開教堂后不久,在他所謂的“美國工商業世界”中謀生,充當過飯館侍者和僕役,業余時間寫作書評和小品文,,其中一部分后來收在散文集《土生子的札記》(1955)中。1944年他結識黑人作家理查·賴特,並在賴特的幫助和鼓勵下從事創作。4年后步賴特的后塵離開美國僑居巴黎和歐洲。1957年美國爆發警察鎮壓黑人示威的小石城事件,鮑德溫認為他身為作家,“責任是在美國,,因而回到美國從事寫作和斗爭。他參加黑人民權運動,同時寫了許多文章,就反對種族歧視、黑人解放的道路等問題發表意見。其中有著名的散文集《沒有人知道我的名字》(1961)、《下一次將是烈火》(1963)、《他的名字,在街上也不存留》(1972),還有政論、文藝評論、回憶錄、隨筆、游記、報告文學等多種文字,文筆犀利潑辣,洋溢著火一般的熱情,西方有不少評論家認為他是20世紀傑出的散文作家。除散文外,鮑德溫也寫作劇本和小說。他的劇本《黑人怨》(1964)在百老匯上演后獲得好評。他出版有一部短篇小說集和五部長篇小說,較優秀的是第一部長篇小說《向蒼天呼籲》(1953),其余的長篇小說為《喬瓦尼的房間》(1956)、《另一個國家》(1962)、《告訴我火車開走多久了》(1968)和《假若比爾街能夠講話》(1974)。

来源:网络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遇版权问题,请立即联系删除。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This platform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 In case of copyright issues, please contact us at the first time and we will remove the related content immediately.

  • 上一篇:艾略特诗选----荒原
  • 下一篇:华尔登 [Walden]
  •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大名: (*缺省将显示IP)
    内容:

    最新更新

    热门推荐

    手机端首页 | PC端

    © by Edward Web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