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精品文萃 >> 八卦杂谈 >> 内容

并非坏事?中韩端午申遗之争后的泱泱大国风范

作者:不详 时间:2005-11-26 21:20:19 点击:

  核心提示: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巴黎时间2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一度沸沸扬扬的中韩端午节“申遗”之争以韩国的胜利而告终。对此,今天上午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无形遗产属于...
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巴黎时间2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一度沸沸扬扬的中韩端午节“申遗”之争以韩国的胜利而告终。对此,今天上午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无形遗产属于全人类共享,韩国申报成功并非坏事”。

端午又名“端王”、“重五”、“重午”、“端阳”,与春节、中秋并列为我国传统三大节日之一。端午其起源甚古,大玫与祈求农业丰收及防止夏季疫病有关。至晋以后,楚地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活动也与端午密切联系起来。此日民间历来有悬蒲于门户、饮雄黄酒、龙舟竞渡、挂天师符、沐浴、驱五毒虫、戴长命缕、食粽子(角黍)等风俗。《后汉书.礼仪志》:“仲夏之月,万物方盛。日夏,至阴气萌作,恐物不懋......故以五月五日,朱索、五色印为门户饰,以难止恶气。”明余有丁《帝京午日歌》:“都人午五女儿节,酒蒲角黍榴花辰。金锁当胸符当髻,衫裙簪朵盈盈新。......踏归百草毒可禳,系出五丝命可续。结缕仍将艾叶悬,祓祥却把兰汤浴。”

端午节,中国人过了几千年,直到去年五月,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的一位教授在知悉韩国拟将端午节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后,紧急传真给了中国文化部。至此一场中韩端午节“申遗”之争拉开序幕。

其实,韩国早在1967年就已将端午节庆典列为他们的国家级“第13号重要文化遗产”予以保护。近年来他们更是年年举行隆重的盛大庆典艺术活动,吸引了上百万人次参与。而反观我国传统节日中蕴含的人文精神:亲情、团聚,却被形形色色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异化,节日的意义日渐沦为“黄金周”经济学上的统计数字。尤其是西风东渐,一个个“洋节”越来越成为中国时尚。在这一点上,我国有关部门再一次的显示出“不作为”的漠视与麻木。

“韩国申遗成功对我们的端午文化不会有什么冲击,无形文化遗产是全人类共享的财富,我们的文化传统被别国认同,我个人认为不是一件坏事。”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魁立上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这段话真的让人对这位理事长兼研究员或研究员兼理事长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慷慨大方敬佩不已,可我们不明白的是,如果我国申遗成功对韩国会不会有什么冲击?我们的文化传统难道需要一次失败才会被别国认同?失去了文化遗产就说“是全人类共享的财富”,怎么让人感到有点狐狸与葡萄的酸味。

有关专家还介绍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无形遗产申报的要求是每个国家每两年才能申报一项,中国急需保护的无形遗产很多,所以才导致此次韩国抢先申报”。这话就让人不解了,泱泱中华古国,“无形遗产很多”,“每两年才能申报一项”,是不是我国这次申报的很多,而韩国只申报了这个“端午”?如果是这样,请公布我国历年(每两年)共申报了哪些无形遗产?

还有教授专家表示,“韩国申遗成功实际上给我们带来了很好的启示:他们把传统的文化活动注入了现代的元素,成功地实现了现代转型,并得到了国际认同,对于中国文化遗产的保护有借鉴意义”。这种“大人不计小人过”的泱泱大国风范真的值得每一个爱国人士好好学习。

Tags: 端午 
来源:网络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遇版权问题,请立即联系删除。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This platform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 In case of copyright issues, please contact us at the first time and we will remove the related content immediately.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 大名: (*请输入您的大名,缺省将显示IP地址。)
  • 内容:
  • 愛德華網絡世界(www.ok5266.com) © 2004-2023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ok5266@gmail.com E-ICP備:05013632
  • Powered by Edward Web World V4.0.6